如果隻是一般的雜學,要方以智放下一切來研究,那他可能壓根不會這麼糾結,根本不會考慮那麼多,畢竟他還這麼年輕,前途遠大;可是,如今這個雜學,那是會改變這個世界的學問,是真正的經世致用的學問,利國利民,造福百姓,也能留名史冊的。
張明偉看到他並沒有馬上回答,而是低頭沉思,也不意外,知道這個決定不是那麼容易下的。
雖然他可以用別的誘惑,比如承諾他的官位,相信隻要他給崇禎皇帝一,絕對是沒問題的。
不過張明偉並不想這麼做,因為如果方以智同意拜他為師的話,這是他的第一個正式弟子,他想看看,方以智到底有多大的決心來學習他的科學技術知識。
相對方以智來,黃宗羲其實沒有那麼多顧慮的。他科舉失敗,對於官場其實就沒有那麼熱心。隻是礙於沒有取得劉宗周的同意,因此他隻好憋著。
黃宗羲此時看著方以智的眼神,有一種替他著急的焦慮,怎麼還要考慮那麼久?
大明的士大夫,求學問道的心思其實真不是後世想象那樣的。王陽明心學出來時,就有不少狀元之才的讀書人棄了官場而拜王陽明為師,一心研究陽明心學。甚至連不少已經當官的,都棄官不做,去學陽明心學,並千方百計傳播心學。
此時,方以智一直不話,朱媺娖就有點看不下去了,當即冷聲道:“先生之學問,浩如東海。能得先生指點,那就是你的造化。如此猶豫,求學問道之心,連我都不如!”
張明偉的淵博,何嚐不是朱媺娖心甘情願想要當侍女,留在張明偉身邊的原因之一。特別是她看過後世的影像,就更是對四百年後的學識感興趣。
榮華富貴這些,朱媺娖本身又不缺,自然不會重視,也就壓根沒有方以智的糾結想法。這個,可以是站著話不腰疼,不過實情就是這樣!
方以智聽到她的這個話,猶如被人當頭一棒,一下便醒了:曆朝曆代,當官的從來不缺,哪怕是宰相首輔,年年都有,然而史冊留下好名聲的,又有幾個人,又能被世人記住幾個?
如今,自己機緣巧合,竟然遇見了足以改變這個時代的學識,卻還貪戀官位,猶豫不決,這是怎麼了?真得是豬油蒙了心麼!
想到這裏,他的臉上立刻露出了慚愧之色,向張明偉鄭重一禮道:“學生慚愧,虧得公主點醒。學生願意棄官跟隨先生,還請先生收下學生!”
朱媺娖聽到這話,稍微有點意外,隨後露出了無聲的笑容,有點欣慰。
張明偉看出了方以智的決心,便點了點頭道:“好,既然你真有這個心,那我願意把格物所獲,包括文地理,物理化學數學等等,全數傳授給你。”
方以智一聽,雖然不知道這些沒聽過的學問到底是什麼,不過他能聽出來,張明偉鄭重其事的這話,那這些學問定然是非常了不起的。
因此,他當即大喜,便立刻恭敬地跪倒在地,揚著上身道:“恩師在上,請受學生一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