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然不知道,城門口有人在專門等著他。看到他進城了,就一直跟在他後麵。
朱有福直接到了一處掛著“朱府”牌匾的大門口,快速翻身下馬,上前就“咚咚咚”地敲了起來。
裏麵很快響起不滿的喝問聲,但是打開門一看,門房就立刻點頭哈腰起來:“福爺來了,快快有請!”
“你家老爺呢,有急事,前頭帶路!”朱有福帶著盛氣淩人的氣勢,一揮手話的同時,自己就跨步往裏麵走了。
“福爺,我家老爺被縣尊請走了,眼下正在縣衙呢!”
朱有福一聽,臉色有點惱怒,不過也沒什麼,轉身就走。
……………………
房山縣衙後院,一桌子的人正在推杯換盞,滿滿一桌的酒菜,稍微有點涼了,就有候著的丫鬟撤下去換一盤新菜。
坐在主位上的那富態中年人,舉杯道:“本縣在貴地幾年,多是仰仗各位支持,等這次的事情一了,若真能高升的話,必然會記住諸位的好處!”
一桌子的人見此,紛紛舉杯回應,其中坐他身邊的那人回應道:“縣尊放心就是,朝中幾乎所有人都反對,你出手了,那朝中大人們定然會記住你,相信國公爺再稍微美言幾句,自然有的是大人會記住縣尊的功勞加以提拔!”
另外一人,也是笑著恭維道:“縣尊大人這是為了防備縣城被賊人所陷,是為了全體房山縣城的百姓著想,就算有人想追責縣尊,我們必定代表房山縣為縣尊請命!加上朝中諸位大人記住縣尊的好,嗬嗬,這可是一個最好的機會啊!”
“……”
聽著他們話,房山縣令是滿麵笑容。
沒錯,他想得很清楚,接納那些返鄉難民,要想渡過難關,等到糧食收獲,就靠著縣衙裏的一點東西,那絕對是不夠的。這麼一來,就需要動用朝廷新下的旨意,向全城鄉紳征收錢糧,那就等於是得罪了他們。
別的不,光是眼前這位朱時文,他是成國公的侄兒,雖然是遠房的,那也不是自己能得罪的。還有其他幾位,這裏離京師近,多少都和京師裏麵有點關係,同樣不能得罪。
一下子得罪了那麼多,這官位穩不穩且不,京師那邊隨便有人不滿意了,那自己在官場上的前途就毀了。
而要是不接納那些難民,不但能讓眼前這些鄉紳不用破費,贏得他們的好感,還能在朝中贏得諸多大人的好感,進入大人物的視野;
嗬嗬,那個京畿之地難民安置使據得罪了很多人,真不知道他是怎麼想的,遲早要完!
除此之外,退一步來,外麵不是鬧賊了麼,萬一接納了難民,裏麵混了賊人怎麼辦?就這理由,就算上麵要問罪,也是可以有個詞。不管是地方上,還是朝中大臣,肯定也都會幫著話,至多算是有驚無險而已。
哪個當官地,不是一門心思地想往上爬,如今有這麼好一個機會不用,那就太可惜了!
這麼想著,縣官笑眯眯地,連連舉杯相邀,顯然很是開心。
可正當他們這些官紳吃喝地高興時,卻有一名衙役匆匆而入,隨後,朱有福便大步而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