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正在想著,就見興國公轉頭看向她們,和藹悅色地對她們道:“你們既然有心要經營《明報》揚州分社,我便替你們要回賣身契,以後就安心辦好這個事情吧!”
李香君等人聽了,都有點感激地不知所措了。
對她們而言,要想拿到自己的賣身契,真得是比登還難。
如今的她們,正是風華正茂的時候,如果正常來,不到人老珠黃的那一,絕對是不可能放她們走的。哪怕她們遇到了那些官宦子弟,也別想輕易地拿到她們的賣身契,因為光有錢是不行的。
可如今,興國公一句話,她們就自由了!
在她們想都沒想過的時候,突然之間,她們就自由了。
李香君等人此時此刻的心情,絕對是外人難以想象的。甚至她們自己,都無法用語言來形容。
當然了,對於張明偉來,這隻是一樁事而已。
他來這裏,本來的目的,其實就是想來看看,她們要辦《明報》揚州分社,會有什麼困難。如今困難解決,也耽擱了不少時間,便沒有了聽演唱會的意思,當即站起來對坤興公主道:“走吧,我們該走了!”
朱媺娖一聽他對眼前這幾位國色香的姑娘,竟然沒有一點留戀,便帶著笑意點了點頭。
李香君等人雖然很想挽留興國公,以身相許來感謝都沒事,不過雙方的差距實在太遠,也沒法出口,隻能恭送了。
等到了門口時,張明偉轉身看向她們,以及後麵跟著的一群不知道是不是真心相送的人,對李香君等人道:“如果以後你們遇到什麼麻煩事,可以去找張煌言幫你們!”
事實上,今他在這裏亮相之後,就絕對不會有人敢來找麻煩了。
張明偉之所以這麼,也隻是以防萬一,這麼交代一番而已。
李香君等人聽了? 自然又是萬分感謝。
隨後? 便在她們的目送之下,張明偉和朱媺娖便離開? 繼續北上京師。
有一點? 張明偉絕對沒想到的,就是揚州這邊的事情? 隨著讀書人散去後,立刻便傳開了。
各地風月場所的頭牌? 哪個不想從良? 便紛紛想要辦這個《明報》分社,不定將來有一,興國公也會幫她們要回賣身契。
可是,那些老鴇已經有了教訓? 又怎麼敢阻擾。
雖然不敢阻擾? 卻也想了法子來對付。比如,老鴇們自己出錢先去申辦《明報》分社。
還不止是他們,各地的人,知道申辦《明報》會贏得興國公的好感,因此? 隻要有心想混官場的,哪怕不是混官場的? 為了有這麼一條途徑能抱興國公的大腿,也全都紛紛去申辦《明報》分社了。
這個申辦《明報》分社的勢頭? 和啟朝魏忠賢時期其實也是有點像的。
不過區別當然也大。
魏忠賢時期,各地搶著討好魏忠賢? 那是給魏忠賢立生祠;
而在這興國公時期? 各地想著要討好興國公? 那是搶著申辦《明報》分社了。
一時之間,《明報》分社的申請書,就猶如雪花一般飛向京師的《明報》總社去了。
當然了,吃到頭湯的《明報》揚州分社的東家們,收獲才是最大的,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這個《明報》分社事情,從某種意義上來,對於大明的影響絕對是非常大的。
………………
崇禎十六年九月下旬,蒙古草原,或者河套平原這邊,氣溫已經有點低了。等到草木枯黃之後,便是嚴寒的冬季了。
常規來,到了這個時候,遊牧民族都要為過冬做準備了。
因為一旦冬季來臨,人和牛羊馬之類,全都是要吃的,還要保暖等等,一個不心,如果雪下得太大的話,那危險就大了。
一般的話,這個時候,也是草原上秋高馬肥的時候,他們最常用的一種手段,就是打秋穀,也就是去關內劫掠。
可是,這個冬,至少土默特部這邊,是沒有這個需求了。
不是他們準備了足夠的過冬物資,而是去年被關內明軍橫掃了一次之後,人口和牛羊都沒有那麼多,相當於經曆了一次大的白災。
也虧了是在草原,而不是關內。要不然,一城被攻破,逃都沒法逃,損失就會更大。
這一日,土默特部左翼都統杭高,應土默特部右翼都統古祿格之邀,在一起議事。
隻聽古祿格對杭高道:“去年,我們左右兩翼都損失慘重,是這些年來最慘重的一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