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想著,王二彪不由得笑了。
回過神來,他便連忙向張明偉,用斬釘截鐵地語氣保證道:“國公放心,此事交給了咱家,必然會讓國公滿意!”
張明偉倒是沒多想,既然崇禎皇帝已經決定派東廠過去的話,他就不怕錦衣衛了。事情很多,少操心一分就少操心一分好了。
………………
在張明偉進宮議事的時候,國子監這邊,已經是放衙的時候,裏麵的監生,正結伴出國子監。
那文生也和他的幾個好友一起,邊走邊在小聲說話。
“怎麼到現在了還沒動靜,你們有聽說麼?”
“沒有,說是昨天好像皇上突然就把人都趕了出來,隻留部堂級大人在議事,因此方大人沒機會吧?”
“那這兩天肯定會有動靜,我那邊都已經串聯好了,一等鬧開,我等便去聲援。”
“……”
他們正在說著時,忽然,其中一人便驚呼出聲道:“看,方大人過來了!”
文生一聽,便連忙抬頭看去。
果然,就見方孔炤帶著小廝往這邊而來。頓時,文生大喜,連忙對同伴說道:“看來是來找我們商議細節的!”
說話間,他們正要迎過去時,卻忽然發現方孔炤在國子監的布告圍牆,也就是平日貼大字報的地方停下,然後讓小廝要貼什麼東西。
文生一見,頓時又是驚喜,連忙對同伴說道:“諸位,看來方大人是要貼戰鬥檄文了,我們去聲援!”
“好,快去!”
“去去去!”
“……”
這群人,連忙拔腿過去,就猶如一下打了雞血一般。
等他們快到時,方孔炤已經貼好了大字報,然後帶著小廝往另外一麵圍牆而去。看這架勢,好像是平日裏貼大字報的地方,都要來一份。
見此情況,文生更是欣喜,欣賞方大人的戰鬥熱情之餘,便連忙招呼他的同伴,先看看方大人的戰鬥檄文再去和方大人打招呼。
結果,歡天喜地的他們,一看貼在牆壁上的大字報,那表情就凝固在了他們的臉上,一下便傻眼了。
好久之後,他們才回過神來,頓時,一個個麵麵相覷。
“怎麼回事,方大人為什麼要改弦易轍?”
“是啊,就算方大人畏懼那人的權勢,定多不出聲便是,可為什麼,他竟然擁護起新學來了!”
“太讓人惡心了,看看,吹捧這新學是什麼格物致知,聖賢所倡導的。區區一點小事就迎難而退,這是讀書人麼?為學問,為真理,還說朝聞道夕死可矣!”
“不是,最惡心的是這個,說什麼以前誤會新學,如今卻知新學之好,竟然說他也要求興國公收而為徒!這……這……”
“……”
這一刻,這些人都有點氣急敗壞了。原本以為可以作為反對新學的一個領頭羊,結果卻是背叛了他們,竟然還要去學新學。這麼一來,對他們這些反對新學的人,打擊有多大就可想而知了!
傻眼了一陣之後,他們這些人也沒主意了,紛紛問起帶頭的文生來。
“我們怎麼辦?這事兒沒法繼續了啊!”
“那人的權勢太大,昨天連皇上都迎出城去,據說,皇上是把他當自家人看待的。人家隨便一個手指頭,都能碾死我們,方大人退縮好像也不意外,要不,我們也算了吧?”
“是啊,雖然我們沒有和那人直接作對,可我們畢竟反對得是他搞出來的東西,他一不高興,我們就死定了!”
“……”
方孔炤的“背叛”,顯然是沉重地打擊了他們的士氣。
這個情況,讓這文生也手足無措了。說實話,他心中也怕了。
他給不出主意,便有人打退堂鼓了。
“我看,此事就到此為止吧!”
“方大人都扛不住,我就不螳臂當車了,我退出。”
“你們好自為之,再見!”
“……”
有一個人溜了,其他人便也跟著溜,隻是一會功夫,就讓這群不知道天高地厚的監生一下便溜光了,隻剩下惶恐的文生一個人。
他轉頭看去,卻見布告欄這邊,很多人都在看方孔炤的大字報,議論聲中還都在看他。
他就有點待不下去了,便擠了進去,把方孔炤的大字報揭了下來,折好之後,在他們的注視下惶惶然而去。
這個事情變故太大,他決定要去找孔大正拿主意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