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偉聽到崇禎皇帝問了,便馬上回答道:“使用麵值貨幣,就是直接規定麵值是多少,而不是以重量、成色等等來衡量!”
一聽這話,崇禎皇帝立刻便想到了什麼,當即一笑,隨後便搖頭道:“先生,這個已經有過了,大明寶鈔便是!事實已經證明,其實是行不通的。”
大明寶鈔,是明太祖洪武八年開始印製。由於當時缺銅,於是明洪武七年頒布“鈔法”,設寶鈔提舉司,其下再設抄紙、印鈔二局和寶鈔、行用二庫,並於次年以中書省南京名義發行。
不過到正德年間,寶鈔實際已經廢止。此後,明朝不再發行紙幣。
對於這個,張明偉寫明朝穿越文的,當然知道了,便馬上回答道:“我知道大明寶鈔,這個思路是對的,但是做法不對,才導致這個幣製革新沒有成功!”
“哦?”崇禎皇帝一聽,不由得站住腳步,轉身看向張明偉,非常有興趣地問道,“先生有辦法,讓這大明寶鈔死而複生?”
在崇禎皇帝看來,如果能讓紙幣死而複生的話,那以後就不缺錢了,沒想了印就是了,來錢就太容易了,他當然非常感興趣了!
跟在後麵的大明高級官員對於這個話題,也非常地感興趣,立刻便豎著耳朵,聚精會神地聽著。
在他們的認知中,要讓紙幣起死回生,好像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興國公做了太多不可能的事情,這便給了他們信心,就想聽聽,興國公到底有什麼妙策,竟然能讓人人厭棄的大明寶鈔起死回生?
隻聽興國公回答崇禎皇帝道:“讓大明寶鈔起死回生,這個至少在現階段是不可能的,至少要幾十年之後!”
“……”崇禎皇帝一聽無語,不能起死回生,那還說啥?
不過他知道張明偉不會亂說,那就是他自己誤會了,張明偉是另有所指。
對此,他還是有興趣的,便馬上問道:“那先生的意思是?”
張明偉聽到問話,看了身後的堵胤錫等人一眼,然後轉回頭看向崇禎皇帝,認真地說道:“使用銅幣,銀幣,金幣的方式,還是用金屬貨幣,但是仿照大明寶鈔,在這些錢幣上印上數值,以數值來衡量價值!”
崇禎皇帝一聽,眉頭微皺,感覺這好像是脫褲子放屁,是不是多此一舉了?
不過他還沒來得及說話,張明偉就詳加解釋道:“這種幣值的貨幣,其實就是要讓百姓相信,上麵的數值確實值這個錢,這就源於百姓是否相信朝廷了,也就是朝廷信譽!不過,因為之前有過大明寶鈔,因為不正確的發行機製,導致貶值太過厲害,這讓大明百姓對於這種幣值會有非常大的抵觸!”
說到這裏,他歎了口氣,如果沒有大明寶鈔的話,幣製革新就容易多了。
不過張明偉馬上振作起了精神,繼續對崇禎皇帝說道:“換成以前,朝廷沒有信譽,不管做什麼,百姓都不會相信。但是,這兩年來,大明重新國泰民安起來,相信百姓對朝廷已經恢複了一些信心。在這個基礎上,要用上一些手段,我覺得可以重新試行幣製革新的!”
崇禎皇帝聽了,心中不由得也歎了口氣,之前的時候,風雨飄渺,大明江山社稷搖搖欲墜,旨意下去,底下都是陽奉陰違的,確實是難啊。
想起這兩年的變化之大,他要不感慨就怪了,看著張明偉的眼神,又多了一些感激,當即對張明偉說道:“先生請繼續!”
張明偉聽了,便接著給他們詳細解釋道:“這種幣值其實是用紙幣為載體的話,自然是最好的,朝廷的成本最低。但基於大明寶鈔的例子,估計百姓是不可能相信的。因此朝廷便可以退一步,先還是用金屬來替代,在金銀銅的錢幣上印上一、二、五、十、二十、五十、一百這種麵值,對應含金銀銅的比例不同。這和目前的銅錢、銀子有一定程度上的連續性,當能減少百姓的抵觸。這是其一!”
這麼一聽,崇禎皇帝便覺得自己之前想錯了,這種做法,不能算是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了。
於是,他便馬上再問道:“那其二呢?”
張明偉聽了,接著回答道:“其二,雖然目前朝廷的聲譽因為天下太平起來而恢複了不少,但是,事關錢袋子,如果隻是靠這一點的話,恐怕還是沒法讓百姓相信這錢幣就真得是值這個錢。為此,要修改鈔法,努力百姓對錢幣的信任程度。”
“哦?先生認為,應該怎麼做為好呢?”崇禎皇帝問話的同時,堵胤錫等人,也都帶著一點好奇看著興國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