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鎮聽得沉默了,對於這個情況,他其實已經有所預料,如今聽興國公親口所說,那就更加確鑿無誤了!
張明偉看著他,又和緩了一些語氣,對他說道:“不過朝廷早有考慮原本從事車馬生意的百姓,便安排了他們可以優先加入工程兵,有軍餉可領,不至於沒有活路!”
說到這裏,他便提高了一點聲音道:“我大明軍人的身份地位,已經有很大的改變,相信你也能夠看到的。《大明軍人優待撫恤條例》不說,軍餉及時發放,社會上對於我大明軍人的看法,隨著一場場的勝仗,也都改變了很多。大明軍人,因為軍功獲得的封賞,從不偷工減料,這些相信都不用我再細說了吧?”
聽到這些話,周文鎮已經抬頭看著他了,等他說完,便開口說道:“可是……可是這天下不是太平在即,當兵的怕是……”
雖然興國公的態度好了很多,可有些話,他還是不敢直接說出來。但是,言外之意,還是很明顯,就是天下太平之後,軍人就沒有什麼用處,那以後的處境會不會有變化了?
這也難怪他擔心,畢竟大明幾百年來,軍人的身份地位,那是一年不如一年,到了最後,說句不好聽的,是屬於社會最底層的了。之前十幾年的時候,那些軍戶都到了賣兒賣女的地步,他們可都是還記得的。
張明偉聽了,不由得笑了。這個周文鎮還是不錯的,能把心中的想法說出來,可以溝通便最好。
說真的,周文鎮的羅祖教對於大明中興是有功勞的,他不想最終是鐵血鎮壓。
於是,就聽他一聲笑道:“我可以給你再透露一個信息,至少在將來的百年之內,我大明軍人都不會閑著,會一直開疆拓土!別的不說,那麼多的藩王都要就藩海外,就需要大明軍隊來保證才行。”
頓了頓,他繼續說道:“另外,工程兵就更多活幹了,全國的交通,那麼多活,都要多少代人努力才行,他們是將來大明中興,甚至走向輝煌的主力。”
“除此之外,我也可以提前告訴你一件事。”張明偉說到這裏,看著周文鎮說道,“我將會向皇上建議,革新戶籍,去掉一些當前已經不適用的戶籍種類,這其中,就包括了軍戶。到時候,參軍了是大明軍人,從軍隊中退出來就又是民戶,不會世代都是軍戶。”
一直以來,大明的各項製度其實都是在繼承前朝的基礎上改的,而軍戶、賤籍等等一直存在。這種情況,張明偉早已覺得不合時宜,隻是之前一直在打仗,又忙著攀科技,便沒有去操心。如今因為這個事情,他覺得有必要刻意考慮戶籍革新之策了。
在這大明朝,誰不知道,隻要興國公的提議,當今皇帝那是絕對會同意的。這也就是說,既然興國公如此說了,那這個事情就肯定會定的。
周文鎮聽了,不由得高興了起來。
不得不說,之前他的手下,那些車馬行的人,對於加入工程兵會有顧慮,就是擔心一旦成為大頭兵,後世子孫便都是軍戶了。
如果沒有了這些顧慮,他相信很多人都不會對加入工程兵有抵觸。畢竟原來的活是個體力活,這工程兵也是個體力活,區別其實並沒有太大。
張明偉看著他,心中還在想著一個事情。
根據底下錦衣衛暗中收集的消息,如今工程兵的主力,是寧遠之戰中俘虜的那些假韃子。這就給了大明百姓一個印象,加入工程兵,和那些假韃子為伍,在他們看來是恥辱的。畢竟關內百姓對於建虜,那是恨之入骨的。
因此,張明偉轉頭看了朱媺娖一眼,有必要讓朱媺娖那邊的文藝兵重新宣傳工程兵這個兵種,消除百姓中的這些不好印象才行。
周文鎮在聽了張明偉的這番話之後,神色明顯好看了起來,當即對張明偉保證道:“草民知道了,草民敢保證,羅祖教不會讓朝廷、讓國公再費心的!”
張明偉聽了,點點頭,便讓周文鎮退下了。
科技的進步,和舊有的體係衝突,他其實是一直有在關注的。如果有可能,他是希望能妥善處理掉這些衝突,而不是最終導致流血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