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代善並沒有隱瞞,因為前線已經到了生死關頭,隱瞞並沒有任何意義。
這次的戰事,一定不能敗,海州城的軍隊必須要救出來,否則大清就完了。
大清生死存亡之際,盛京城這邊,再一次進行了動員,就連皇宮內的太監都組織了起來,準備開赴前線。
也有很多人不敢相信這是真的,人心浮動,也是難以避免。
不過代善也是有魄力的,對於稍微有苗頭的混亂,那是毫不猶豫的鐵血鎮壓。各家各戶,所有能用於戰事的物資,全部查抄出來。
隨後,他親自領著征集的物資,還有一部分湊起來的兵源準備出發。而盛京這邊,就真得是皇帝親政了。
經過一的緩衝,布木布泰已經緩過神來,表現出了鎮靜的一麵。至少在大部分外人看來,就是如此。
代善出發之時,木布木泰送出城,冷靜地對代善道:“這裏一切有我,無須掛念,隻管打敗明軍便是!”
代善其實隻是想救出海州城的軍隊,至於打敗明軍,他並不奢求,聽到布木布泰的話之後,他猶豫了片刻,便屏退了周圍的人,然後才低聲對布木布泰道:“此去海州,不管結果最終如何,遼陽和盛京恐都能再守。太後這邊在老臣領兵離去之後便做遷都準備。”
看到布木布泰露出詫異地神情,代善便又低聲補充道:“之所以老臣之前不,是怕動搖軍心,影響出征。但是老臣領兵走了之後,太後這邊便可以準備起來,並不會有妨礙了!”
放棄盛京?這裏可是大清都城!
布木布泰聽著代善的話,還是有點不甘心地問道:“難道真得沒有贏得機會,救不回來了?”
代善聽了,心中略微歎了口氣,給布木布泰交底道:“就算能救回海州的軍隊,可如此大敗之下,人心浮動。而明軍大捷之下便會趁機追擊。遼陽、盛京兩地距離太近,要想守住真得很難。與其如此,不如退之,等穩定了軍心之後再圖未來,方是上策!”
布木布泰一聽,也是心中歎了口氣,不過她倒也是幹脆,便立刻點頭,簡短卻有力地道:“好!”
代善聽了,便沒有再逗留,軍情緊急,便立刻告辭,跨上戰馬,領著這支拚湊出來的一萬人,押送著一車車的物資,開始上路了。
建虜的親王貝勒府裏的人,都是隨著布木布泰出來送行的。目送著這支軍隊出發,一個個都是神情複雜。
正在這時候,忽然有人指著西邊,驚呼道:“那邊是什麼?”
聲音很大,很多人都聽到了。
布木布泰也聽到了,聞聲轉頭看去。
就見西邊的遠處,影影倬倬的,是有很多人都往這邊過來。
太遠看不清具體的,隻能看到一抹紅色。而且大概能判斷出來,是有騎軍的。
送行人群中有老兵,一看這情況頓時嚇得失聲驚呼起來:“明軍!”
這一聲叫,猶如晴霹靂一般,頓時就炸在了這些建虜的腦門上。
頓時,回過神來的建虜,全都慌了,紛紛轉身往盛京城裏逃去。
這時候,等建虜能看到的時候,隆隆的馬蹄聲已經隱約傳了過來。
正在開拔的這支建虜軍隊,也已經發現了動靜,聞聲看去,頓時就目瞪口呆。
明軍竟然神兵降,突然出現在盛京城外,這時候這些建虜的感受,真得是要有多震撼就有多震撼。
回過神來之後,所有的建虜都慌了,一時之間,都不知道該如何麵對。
雖然這是一支建虜軍隊,可是連宮中宦官都有,其戰鬥力可想而知。
事實上,這支建虜軍隊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往遼陽和鞍山驛堡運送在盛京湊起來的作戰物資而已。
騎在馬上的代善,同樣看到了。他一下便明白,這支明軍是從蒙古草原繞過來的。
看到那不惜馬力,疾馳衝鋒過來的明國騎軍,感受著大地的震動,聽著那隆隆的馬蹄聲,代善的身子便晃了晃,一下從馬上栽了下去。
因為他心中非常明白,如果盛京城內嚴陣以待,他沒有領兵出城的,不定還能堅持個幾;可如今他正領兵出城了,那這盛京城就等於是不設防的城池。就算他領兵撤回城去,那也已經來不及。
換句話,盛京完蛋了!
而他又是聰明人,知道盛京被明軍突襲之下,對於整個海州那邊的戰事會有多大的影響,是可想而知的。
一想到這個後果,年邁體弱的代善,便再也經不住打擊,直接便暈了過去。
他的親衛一見,連忙架起他,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回城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