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鄭鴻逵就放話了,甚至一時之間都忘記了他的身份,又回到了當海盜的日子,發了狠話。
他的這支海軍,是大明東部海軍,原本駐紮地是釜山,但是因為琉球戰事的原因,都還沒來得及回駐地,就和大明中部海軍一起來了琉球。
因此,他的手下,大部分都是當初從福建水師分離出去,原登萊水師的那支,都是和他一樣出身的。
聽到鄭鴻逵如此發話,他的手下也都一個個紅了眼睛,沒說得,就是要幹那些小矮子!
兄弟義氣,同袍之澤,豈能辜負了!
誰也沒想到,原本該是疲憊的他們,補給的速度竟然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快。
等到顧三麻子所部海軍撤回,遠遠地,看到倭國水師的前鋒戰船影子時,鄭鴻逵這邊的戰船補給已經完成。
“出發!”鄭鴻逵壓根沒有多說什麼,隻是簡單地傳下軍令,他的旗艦,第一艘開始識相港口外麵。
當他和顧三麻子所在的旗艦相向而過時,雙手抱拳一禮,大聲喊道:“老顧,交給兄弟我便是!”
顧三麻子見了,當即抱拳回禮,同樣大聲回道:“千萬給兄弟我留一些,一起殺他娘的!”
兩支大明海軍一進一出間,兩邊的海軍將士,全都向對方行禮,無聲勝有聲!
………………
那霸港口這邊的情況,當然引發了島上所有人的關注。已經回來的鄭向明,第一時間匆匆從首裏城趕來那霸港詢問情況。
說實話,他有點驚慌。因為聽到消息說,明軍被倭軍打敗,已經敗逃到了那霸港了。
等他到達港口之時,剛好看到鄭鴻逵所部海軍出港口,而顧三麻子所部進港口。
匆忙從奄美島港口那邊撤回來,要說一點都不混亂,那是不可能的。特別是運輸船那些,少了戰船軍卒的紀律約束,就更是顯得有點慌亂。
要是隻看這表麵的話,絕對會覺得明軍非常狼狽,果然是敗了。
再看很遠處,都已經隱約能看到倭國戰船了。如果不是明軍戰敗,倭國戰船又怎麼可能殺過來。
鄭向明和明軍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係,因此,他也慌了,連忙去找明將問情況。
可此時,顧三麻子那還顧得上他,壓根就沒見到,就讓岸上的琉球人更驚慌了。
負責岸防的陸軍將領見了,便立刻發布港口戒嚴軍令。同時,也有命令給鄭向明,讓他立刻組織琉球軍隊,準備協防那霸港。
之所以如此,最主要的是,陸軍將領也不知道真實情況如何,他隻知道,那霸港很可能有一戰。他就根據這個情況,發布了一係列的命令。
鄭向明聽了,當然不會有意見,便急切地趕回首裏城,去組織琉球的軍隊協防那霸港。
很自然地,那霸港這邊進一步的消息,便傳回了首裏城。
這讓首裏城這邊也亂了,恐慌了。
有時候,這種恐慌是有傳染性,甚至是有擴大效應的。一傳十,十傳百,最終傳開的,那就是明軍已經一敗塗地,隻逃回了少量軍隊在那霸港做垂死掙紮了。
聽到這些傳言,琉球人就更慌了。老一輩的人是還清楚地記得,倭軍當年攻過來的時候,那是燒殺劫掠,無惡不作的。於是,很多人都準備再次躲入深山了。
然而,還是有一些人,聽到這些消息之後是例外的。這些人的代表,便是琉球國王尚貞。
聽到明軍的狼狽,聽到明軍即將被倭軍消滅時,他當即大笑起來,隨後,他便立刻也有了動作,秘密接見一些人,聯絡他們準備迎接倭軍的到來。
而此時,那霸港的外海,大明海軍戰船已經開始和倭國戰船交戰了。
旗艦上的伊達忠宗看到來迎戰的明國戰船竟然少了將近一倍左右,隻有五十來艘,他便明白,他當機立斷,立刻趁勝追擊的決策是英明的。
於是,伊達忠宗二話不說,立刻下令,全部倭國戰船不要和明國戰船糾纏,衝進那霸港就是勝利!
他的手下,已經有了一回經驗,甚至都不用他說,嗷嗷叫著衝向了那霸港。
鄭鴻逵見了,這一回並沒有攔截,而是趁著倭國戰船放棄防禦躲避,直衝那霸港的機會,狠狠地從側翼痛打倭國戰船。
一時之間,倭國戰船一艘艘的被擊中,比起正常的海戰,至少損失三倍以上。海麵上,到處都是倒黴的倭人浮沉,掙紮求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