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卷 絞殺眼睛蛇 60章 記者會上宣布大捷(2 / 2)

9月6日,八路軍(總)部由朱老總、彭老總、任弼時、左權、鄧(小)平諸同誌率領從陝西三原縣雲陽東進。所屬各師先後東渡黃河,向華北(抗)日前線進軍。

9月11日,第八路軍改為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習慣仍稱八路軍。第八路軍總指揮部改為第十八(集)團軍總司令部,即簡稱集總,朱老總為總司令,彭老總為副總司令。

1938 年 12 月,中(央軍)委決定成立八路軍前方指揮部,簡稱“前指”,設立於晉東南。總指揮朱老總,副總指揮彭老總,參謀長左權,野戰政(治)部主任傅鍾,副主任陸定一。

1943年9月8日,彭老總離開麻田(總)部,同劉伯承一起回延安。10日,又任命楊立三為前指副參謀長。

10月6日,中(央)決定129師於(總)部盒並保留129師番號,仍沿用“前方(總)部”名義。前方(總)部總指揮彭老總,參謀長滕代遠,政(治)部主任羅瑞卿,副參謀長楊立三,供給部部長周玉成,政委周文龍。八路軍前總工作由鄧(小)平同誌主持。在(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部隊不斷發展壯大。

1937年8月,紅軍改編為八路軍時共4.5萬人,遵照中(央)的決定,八路軍三個師分別以晉東北之五台山、晉東太行山、晉西呂梁山以及晉南太嶽山一帶為活動地區,廣泛開展遊擊戰爭,打擊敵人,壯大抗(日武)裝。

10月23日,115師政委聶榮臻奉命率115師一部創建晉察冀(抗)日根據地。

11月7日,建立了(抗)日戰爭時期的第一個軍區——晉察冀軍區以北嶽、冀中、平西、平北、冀東。

此後,又創建了晉綏以晉西北、大青山。晉冀豫以太行、太嶽、冀南。冀魯豫以冀魯豫、魯西、湖西。山東以魯中、魯南、冀魯邊、清河、膠東、濱海等軍區。

到(抗)日戰爭結束的1945年8月,八路軍的三個師分別兼任山東軍區、晉綏軍區、晉冀魯豫軍區和晉察冀軍區。在八年抗戰中,各師擴大了編製,又一度組建了第一至第五縱隊以及冀察熱挺進軍等,總兵力由改編時的4.5萬人發展到102萬人。

據不完全統計,我八路軍共與日偽作戰12萬次,斃傷、俘虜日偽125 萬人,創造麵積達246萬(平)方公裏,人口近1億的(抗)日根據地,為中國人(民)民族解放戰爭作出了巨大貢獻。1947年6月,八路軍全部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

當時做為中國最高代表,奔走呼喻於國(民)黨總參謀長陳誠等之間的周主任。為了表示我黨(對)抗戰的決心,對他們戲說;“抗戰一天不勝利,我就一天不剃胡須”以明我黨抗戰之誌!抗戰之決心!……

一年多的留須,長沙時已須長三寸。也因周主任上下奔走呼喻一致堅持,人們(對)抗戰的呼聲。終於達成一致成了國民(革)命軍十八路軍從根本上挽救紅軍,特別是西進與馬氏軍團決戰,想打通前蘇聯交通通道的西進紅軍四五千人。投入到抗戰,成為抗戰初期的堅強力量。

周主任,八路軍總參謀長葉總長,二人同時出現在二樓回廊裏向樓梯走來。馬上就吸引了記者的眼球,吸引了所有閃光燈的聚焦。

周主任,葉總長沿樓梯下到徐特立參議員,王淩波主任前麵。周主任就對一下寂靜下來的記者說……

記者朋友們!為了抗戰,為了保衛長沙人(民)的家園,我們又見麵了。來共同努力呼喻!……

今天,我們用行動告訴當局,日軍不是不可以打,堅持抗戰不是不可以繼續。我們今天不打了嗎?不打得非常漂亮嗎?我們的白鷺在方案上還說過一句話嗎!抗戰最終的勝利,勝負的關鍵、長短在於對糧棉物資產區的有效多少的掌控。

日國內不也調整了對華作戰的部署,調整了對華作戰的方向嗎?說明他們耗不起,急於掌控糧棉等物資產區,達到以戰養戰的可恥目的。而長沙物資集中,糧足兵健,曆來湘人人才輩出。湘人敢戰!湘人善戰!怎能不堅持抗戰呢?

記者朋友們!還要告訴大家一個不幸而悲憤的消息。我們參加奪糧的同誌回來說,被我白鷺抗戰持戰隊打掉的日軍三個糧食(收)購站的戶主無一幸免,全部(被)日特殺害掩屍。告訴記者朋友們後,我們馬上就會通報當局。希望朋友們一塊過去看看,日軍缺糧,急於要補充糧食的瘋(逛)行徑。

【欲知下回分解,請繼續關注下章精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