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是中國共產黨以毛澤東為代表的第一代中國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又是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核心人物。他是中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他領導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開始了又一場偉大的革命。這場新的革命是在過去革命取得成功和社會主義建設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礎上進行的,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有秩序有步驟地進行的,是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指導下進行的。這場革命不是要改變中國社會主義製度的性質,而是社會主義製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是要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經過長期奮鬥,把中國由不發達的社會主義國家變成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使社會主義優越性在中國充分體現出來。在這場革命的一開始,鄧小平就提出我們要在新的曆史條件下堅持和發展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不把書本當教條,不照搬外國模式,而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指導,以實踐作為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獨立自主地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他領導中國共產黨開創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是繼毛澤東找到有中國特色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之後,實現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踐相結合的又一次曆史性飛躍。這條社會主義建設的新道路,同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是相統一的,都是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指導下形成的。

江澤民在十四大的報告中高度評價鄧小平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創立做出了曆史性的重大貢獻。鄧小平尊重實踐,尊重群眾,時刻關注最廣大人民的利益和願望,善於概括群眾的經驗和創造,敏銳地把握時代發展的脈膊和契機,既繼承前人又突破陳規,表現了開辟社會主義新道路的巨大政治勇氣和開拓馬克思主義新境界的巨大理論勇氣。十四大向全黨提出,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中心內容是學習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因為,這個理論是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最新成果,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是指引我們實現新曆史任務的強大思想武器。

鄧小平是中國共產黨人堅持和發展毛澤東思想的光輝典範。他遵循毛澤東開辟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理論道路,在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的曆史條件下,在中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過程中,在總結中國社會主義勝利和挫折的曆史經驗並借鑒其他國家社會主義興衰成敗曆史經驗的基礎上,逐步形成和發展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它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與當代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相結合的產物,是毛澤東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全黨全國人民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最可珍貴的精神財富。”

堅持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武裝全黨,就能夠毫不動搖地長期堅持以這個理論為指導的黨的基本路線,排除“左”的和右的錯誤幹擾,使社會主義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搞得更好更快,我們的國家就能夠長治久安和繁榮富強,我們的事業就能夠經受風險考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的建立和完善,以及整個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戰略目標的順利實現就有可靠的保證。這樣,我們就有可能在如何建設、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基本問題上,不斷以新的實踐經驗、以新的思想建設觀點,繼續豐富和發展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這就是我們紀念毛澤東誕辰100周年的意義之所在。

1992年11月21日於北京中共中央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