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藍鴝在農場附近築巢時,時常與燕子發生爭鬥。去年,一對崖燕在屋簷下的巢穴就被藍鴝夫婦強行占領了,現在崖燕被迫在穀倉的屋簷下築巢。這一對藍鴝原先居住在附近的一處小鳥巢,但是那裏生活著許多老鼠,也許還有一隻黃鼠狼。毫無疑問,這並不是一種榮幸,隨著季節的到來,為了躲避危險,它們霸占了燕子的巢穴,這樣持續了幾天。但我相信它們最後會離開的,不會生活在這樣一個嘰嘰喳喳的環境裏。我還聽說過一個故事,一對菲比霸鶲強行霸占了一對燕子的巢穴,懷恨在心的燕子便趁菲比霸鶲在巢中休息時,偷偷用碎石堵住巢穴的出口。這樣完整而殘忍的複仇行為在人類史上都是極為罕見的。

藍鴝和鶯鷦鷯之間頻繁產生糾紛。幾年前,我在花園裏為一對鷦鷯修建了一個巢穴。自此之後,它們每年春天返回時都生活在這裏。有一年春天,一對藍鴝發現了這個巢穴,並且仔細觀察了很多天,我以為它們會占領這個巢穴,但是它們最後還是離開了。晚春時候,鶯鷦鷯出現了,在一番賣弄風情後,它們返回了自己的舊巢,過上了隻有鶯鷦鷯能體會的快樂生活。

年輕的詩人邁倫·本頓看到一隻小鳥後,曾寫下這樣一句詩:“狂喜如旋風,使它震顫”。我覺得這一定是寫給鶯鷦鷯的詩句。因為其他的鳥不會在歌唱時如此激動,以至於全身顫動,像小流浪者一樣。這對鶯鷦鷯生活得格外幸福,因為雄鳥內心有一股狂喜的旋風,使得它毎一刻都在用顫音歌唱。

然而,它們的蜜月還沒結束,藍鴝就回來了。有一天早晨,我還沒起床就意識到出事了,耳邊聽到的不是鶯鷦鷯那震顫美妙的歌聲,而是一陣充滿恐懼的吵鬧聲。我走到後院,藍鴝已經霸占了鶯鷦鷯的巢穴。可憐的鶯鷦鷯絕望地揮動著翅膀,撕扯著羽毛,以表達它們的憤怒。毫無疑問,假如我們將此時鶯鷦鷯的叫聲翻譯為人類的語言,那一定是最惡心的髒話。鶯鷦鷯相當無禮,它的口舌能戰勝據我所知的其他鳥。

藍鴝對於鶯鷦鷯的責罵充耳不聞,雄鳥一直盯著鷦鷯先生。隻有當鶯鷦鷯靠近巢穴時,雄鳥才會勇敢地站出來驅趕,而鶯鷦鷯隻能躲到籬笆、垃圾堆或其他東西下麵。在那裏,鶯鷦鷯再次張開嘴巴,大聲詛咒著該死的強盜。而藍鴝就站在籬笆或豌豆叢的上方,防備著鶯鷦鷯出現。

時間過得很快,藍鴝在這裏孵化了幾窩小鳥,而可憐的被驅逐者鶯鷦鷯隻能每天來這裏,繼續對藍鴝惡言相加。毫無疑問,事情會出現轉機。憤怒的鶯鷦鷯終於一雪前恥。有一天,藍鴝媽媽放置好它的卵並在巢中孵卵時,雄鳥在穀倉歌唱,一個小男孩用彈性很好的彈弓打死了它。它躺在草地上,就像墜落的一塊藍天。成為寡婦的雌鷦鷯好像知道發生了什麼,但沒有表現出過多的失落,第二天就拋棄了這個巢穴,重新前往森林尋找新的伴侶。我也說不清楚它們是怎麼表達願望且能如願以償的。但我猜想,鳥兒一定有自己的宣傳手段,可以很好地達到目的。或許它相信上蒼的垂憐,森林中總有一些可憐的單身漢或失去親人的雄鳥,來安慰這個剛失去丈夫一天的寡婦。我想說,在鳥類中,單身流浪的雄鳥是沒有選擇權的,它們每個都是求偶的失敗者。而雌鳥卻有很多的選擇,它們可以盡情地挑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