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告知戚少商顧惜朝的陰謀,還是與戚少商的一番剖心之談,楚天最終的目的隻有一個——改變這世道,亦或者說達成辛棄疾的心願。
平心而論,楚天自認為竭盡全力或許有機會挽救這個即將亡國的北宋王朝,不過楚天也心自肚明宋朝自趙匡胤建立之時就已埋下了禍根——宋朝若不能在開國之初一統天下,便難以再一統山河,而追根究底是其得位不正,因而忌憚武人,故而不得不以文製武,不得不與士大夫共天下。
禍根已埋下,如果不能清除,那麼宋國遲早都要亡國,可宋國建立之初禍根就已埋下,而宋國除開開國之初的趙匡胤、趙匡義兩人是心狠手辣,鐵血手腕的君王以外,曆代大宋君王都太過於軟弱。
君王軟弱便也導致於皇權衰弱,而皇權衰弱自然也導致於所為的與士大夫共天下,變成了如今士大夫掌控天下。
而又因為大宋得位不正,極其忌憚武人,這也導致即便誕生了嶽飛、狄青這樣的絕世猛將,又有收複山河,一統天下之野望,但也注定沒有法子功成,甚至可以說以這群隻懂得談風弄月,手高腳低的文人執掌天下,那麼宋國注定要亡於異族之手。
若宋國注定要亡於異族之手,那這樣的宋國還有什麼存在的意義:與其亡於異族,不如亡於自己人,從而再造就一個野心勃勃,氣勢洶洶的王朝,一統山河。
這個判斷是楚天見到辛棄疾之時就已做出了判斷——大宋非亡不可,必須尋一豪傑取而代之。
原本按照楚天的計劃,辛棄疾應當會帶他穿越到天龍八部或者射雕英雄傳的世界,因此他很久之前就已思忖如何在抵達這兩個世界之後,進行覆滅宋國的計劃,可結果辛棄疾居然機緣巧合將他傳到了這個世界。
這個世界的宋國已走入了一個岔道口,居然是先南宋而後北宋,而且這個世界宋國局勢之混亂也遠超楚天的想象,不僅朝堂局勢一片混亂,江湖上下也並沒有出現一個真正的霸主,這種情況之下要推翻大宋實在不是容易的事情。
不過這種情況也有一個好處,因為宋國趙佶本就是亡國之君,現如今各路義軍蜂擁而起,朝廷對天下的掌控力極為薄弱,也正因如此楚天才更有機會施展手段。
連雲寨以及戚少商則是楚天所挑選的一顆非常重要的棋子。
接下來的幾日,楚天大部分時候都在和戚少商探討宋國的弊病,堅定戚少商覆滅宋王朝的決心。
多年前戚少商就有顛覆宋國的決心,否則當年也不會認楚相玉為主公,不過昔年戚少商是想推翻趙佶,換一個英明的君主,可聽完楚天一席話,戚少商又有了更深刻的想法,因此戚少商很快提出了一個疑問。
“無論那個朝代一統天下,對於我們這些黎民百姓來說都一樣,不過推翻帝國之後,必須要誕生一個有為君王,否則天下也極有可能被異族亡國。”戚少商目光灼灼盯著楚天道:“昔年我願意認楚相玉為主公,其中極為重要的一點原因便是楚相玉是個有大氣魄的人,他對內可以算得上明君,對外也可以稱得上梟雄,因此我願意追隨他打天下,可現如今這個天下,又有誰值得我如當年的楚相玉那麼追隨呢?”
“有的。”戚少商自己回答自己的問題:“若楚兄要一統山河,開創王朝,戚少商倒可以考慮追隨楚兄,還天下一個朗朗乾坤。”
此時言語是戚少商真心實意的剖心之論。
先前和楚天接觸,戚少商或多或少是有所保留的,可經過這幾日和楚天的相處,了解楚天的誌向之後震驚之餘,戚少商也對楚天佩服不已。
戚少商自幼便是天才,出道江湖便協助雷卷創立了封刀掛劍小雷門,隨後獨闖連雲寨,折服群雄,成為了連雲寨大寨主,最終統轄連雲寨,聲名勢力甚至一度壓倒了武林四大世家之一的青天寨,成為天下第一寨。
這些年來雖然因為朝廷方麵的屢次圍剿,連雲寨的勢力也削弱不少,可也正因為統轄全局的人是戚少商,而非其他人,因此連雲寨在十數次圍剿之後,雖然勢力削弱,但戰鬥力提升,簡直已達到令行禁止的地步,而戚少商在連雲寨眾兄弟之中的威信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同時戚少商在江湖上的聲望也達到了非凡的地步。
也正因為戚少商是這樣的天才,因此戚少商雖然平日待人彬彬有禮,非常謙和,但內心卻自有一股藏而不發的傲氣,普天之下被他看在眼中的人沒有幾個。
可這段時間的相處戚少商真心實意佩服楚天,雖說有顧惜朝的背叛,但戚少商還是願意請楚天加入連雲寨,甚至不介意奉楚天為大寨主,此刻更有了追隨楚天成就做一番大事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