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朝堂之爭(1 / 2)

人死鳥朝天,不死萬萬年!

一個人從一人之下的位子一下子跌落穀底,這人會怎麼想?

至少傅宗書是受不了的。

他不甘心現如今的處境,他要改變現今的處境,也正因聽如此,他暗中召集親信要幹一件大事。

——不能一飛衝天,便永墮輪回。

傅宗書已有了這種破釜沉舟的決心,他門下的親信和他同氣連枝,也已有了這樣的決心。

其實傅宗書如果還有其他一丁點的法子,他也絕不會如此偏激,隻可惜他已沒有其他的法子。

身居高位多年的傅宗書很清楚他不但已喪失了趙佶的信任,也失去了蔡京的倚重,而眼下蔡京又恢複了太師之位,一向專權的蔡京自然要將放出去的權力全部收回來,而他也自然會鎖著蔡京的歸來,在朝堂上的地位與日俱減,最終排除權力中心開外。

而一旦喪失了權力,那麼他就非死不可,絕沒有其他的可能。

也正因如此,傅宗書不得不求變,必須求變。

想要改變眼下的局麵,當然是有法子的。

兩種法子。

一種是再一次取得蔡京或者趙佶的信任,仍舊立在權力中心,但已不是第一號人物,而是第二號人物。

第二種法子更簡單,鋌而走險,鏟除所有的威脅。

所謂的威脅當然包括趙佶、蔡京,甚至也包括諸葛先生。

傅宗書隻有這兩條路走,除此之外沒有其他的選擇。

不過傅宗書看來,他隻有一條路——第二條路。

想要取信趙佶並不困難,但想要再一次取信蔡京就不太容易了,而且傅宗書很清楚如今的蔡京已不需要他了,而且這些年來對他也漸漸懷疑忌憚,這種情況之下蔡京自然不會讓他再執掌大權。

無權代表將自己的命運交給了別人,這種事情傅宗書如何受得了。

一個身居高位且好權的人自然忍受不了這種落差,因此傅宗書自然反擊,他一直隱藏的野心到這一刻就已完全顯現出來了。

自從傅宗書成為丞相開始,就已想過一件事——何不取而代之。

傅宗書不認為自己有任何地方不如趙佶的,在他看來,趙佶也隻不過是運氣好出生在皇族而已,至於所為的皇族,傅宗書更是不屑至極。

後周柴世宗對趙匡胤有知遇提拔之恩,才令趙匡胤位極人臣,執掌大權,而趙匡胤居然發動陳橋兵變,背叛恩主,這種不仁不義不忠之人都可以成為皇帝,這樣不忠不仁不義的子嗣都可以成為天子,那麼我為什麼不能?我傅宗書又有哪裏比不上他們!

趙匡胤可以黃袍加身成為天子,我也能。

也正因為抱著這種想法,傅宗書的野心越來越大,越來越不滿足丞相之位,想要取而代之。

事實上傅宗書也不止一次發動過取而代之的計劃,可連續的行動都被諸葛先生以及蔡京所破壞,那兩次行動傅宗書都給自己留下了退路,但這一次不一樣。

傅宗書知曉他已沒有退路可走,他已不準備為自己留下退路。

不成功便成仁。

楚天從朱小腰哪裏得來的消息結合本有的記憶,楚天才得出傅宗書要造反的結論。

傅宗書鋌而走險的事情,完全超出了楚天的意料之外,因為楚天並沒有算到趙佶居然會乘著這個機會讓蔡京再一次步入朝堂,以至於傅宗書處在一個十分尷尬,不得不奮力一搏的境地。

不過對於這種局麵,楚天也是樂見其成的,甚至不介意相逢一笑泯恩仇,相助傅宗書一次,最好可以幫助傅宗書鏟除趙佶、蔡京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