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八師出山(四)(1 / 1)

強將手下無弱兵。

一個團隊戰鬥力的高下,離不開帶兵的人,這些軍政主官,從他們的人生道路來看,都是可造之才,用現在的話來說,都夠優秀。

八師隻有一個副師長,凡是軍事方麵何以祥都要親力親為,上任後,何以祥首先對三個團的人員裝備X了個底。

八師有兩個團是山東軍區主力團,主力團大多都去了東北,據稱山東隻留了5個主力團。八師獨占五分之二,總之,八師實力夠強。八師三個團加上特務營和騎兵連,共有兵力九千餘人,試想,濱海軍區一師二師也隻有七千人。

將才有了,兵員充足,很讓何以祥滿意。還要有件工作,何副師長也非常上心。武器雖不是勝負的決定因素,但也是重要因素。再看看手中的家夥怎樣。

看了幾個團的裝備,何副師長既不點頭也不搖頭。他在回憶錄中寫道:“至於武器裝備,每團有兩門迫擊炮,每個營配備兩X重機槍,每個連配備四至五X輕機槍和一至兩門擲彈筒。這樣的裝備,在當時我全軍的主力部隊中屬於中等。”

中等?沒有過多驚喜也沒有過多失望,這不是什麼大問題,沒有槍沒有炮敵人給我們造。這三個團的曆史會接著再說。

師首長提到兩位了,也許你會問,那其他首長呢?近萬人,總得是一套班子吧?主官說了、副師長也到位了,那副政委呢,司政後各部門首長,這些總得有人做吧?

還真沒有。

八師沒有副政委。和山東軍區一樣,八師也沒有任命參謀長。魯南軍區參謀處處長名叫來光祖,八師組建後不久,就返回了魯南軍區。但來光祖和這支部隊很有緣,淮海戰役後,又回到二十二軍,這回是穩穩坐到了參謀長的位置上了。

參謀長沒有,司令部日常主管還是有的,他就是馬冠三。馬冠三原是魯南軍區作戰科科長,來八師任參謀處主任,參謀處主任不比參謀長,說是是師首長,隻怕不敢當。以後,馬冠三是這支部隊的副參謀長,在這張板凳上差不多一直坐到百萬雄師過大江。

司令部沒有參謀長,政治部主任有沒有呢?這,有點糾結。說沒有,但上級也是任命了的。說有,卻不見上崗。確實,組建八師時,主任由魯南軍區政治部主任來曾明桃擔任。

曾明桃也是老表,江西吉安人,參軍入黨和師長副師長都差不離,三個人都是長征老紅軍。但不解的是,許多史料上曾明桃竟被“忽略不計”了?這是咋回事呢。原來曾主任因病沒有到任,不久後病逝,時年還不到三十,非常讓人歎惜。

曾主任病逝後,很快有副主任X上,因為有才幹,很快轉正。許多時候就把這個“副”也忽略了。這位主任是二十二軍的一個重要人物,我會在適當時候再補敘。

總之,八師的領率機關實際就是魯南軍區前指,指揮係統都是現成的。直屬隊除了通信隊、偵察隊,還有一個特務營。這個營原來是魯南軍區特務營,很有戰鬥力,可作為八師預備隊來使用。

能貢獻的都貢獻了,連特務營都被“挖”到八師,魯南軍區基本就“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