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鐵血鑄錘(六)(1 / 1)

劉黑七原名劉桂堂,結幫為匪,排位第七,又其人麵黑似漆,且心狠手辣,故名劉黑七。

江湖上劉黑七還真是能混,他既是國民黨新編三十六師師長,又是和平救國軍第三師師長,能給日本人做狗,又能對日本人反目,還是橫行華北的大土匪。頑、偽、匪“三棲”,橫行江湖二十多年,誰拿他都沒轍。

今天,劉黑七死到臨頭了。

戰鬥打響後,進展很順利。很快突入村裏,黎明前戰鬥一度膠著,但大局已定。軍區王麓水政委一直在等待捷音——劉黑七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天亮了,戰鬥結束,卻不見來報,難道又讓他跑了?王政委也有點著急了。這時,門外傳來王吉文爽朗的笑聲。王團長人沒到,聲音先到了。這笑聲還拖得那樣長:“哈哈……還是沒有逃掉!”

王團長當然想捉活的,但能撈一個死的,其實也不容易,畢竟這魔頭能混到這個份上沒本事真不行,也有他的“絕活”。看水滸有個飛石打人,百發百中的張青,人稱沒羽箭。要說打死劉黑七,故事也夠玄。

八路進了村,劉黑七也知道扛不住,帶著兩個貼身保鏢,從村東北的圍子用繩索溜了下來,奪命而逃。但二營早有兩個排的兵力在此等候,追趕劉黑七的是二營四連通信員何榮貴。

劉黑七雖是慣匪出身,但是個矮胖子,還畢竟上了年紀,很快被年方19歲的何榮貴逼近,見有人緊追不舍,劉黑七拔出匣子槍就是一梭子,但黑燈瞎火也沒打中,何榮貴此時一心想抓活的,就沒敢放槍。來回幾個回合,劉黑七就把槍裏子彈打光了。

槍沒子彈?還不如根打狗棍,劉黑七這下抓瞎了。

還真別小看劉黑七,果然有手段,抓起一塊石頭直飛過來,小何腿上一陣劇痛,但畢竟不是挨槍子,揉揉還能繼續追。眼看又要靠近了,劉黑七甩手又是一家夥。何榮貴臉一閃,“嗖”的一聲,一塊石片擦著額頭飛過,何榮貴感到X辣辣的,一X已滲出細細的血絲。

不好,何榮貴暗暗吃驚,狗日的,還真有兩下。幸虧隻是擦了一下,要是正著麵門,那真就是慘了。本來想捉活的,現在看來死的也行。

何榮貴剛舉起三八大蓋,咣!又是一塊石頭飛了過來,恰好砸在槍管上。這時,劉黑七已經快到山腳了,再不摟火可就晚了,隻聽“叭勾”一聲槍響,劉黑七三魂六魄就出了七竅。

大土匪劉黑七就這樣死於三團的一個小通信員的槍下,何榮貴立了大功。1947年9月的沙土集戰役時,當年的小通信員已是八師二十二團三營副營長了。是役,何榮貴光榮犧牲。

抗日戰爭最艱苦的日子裏,老三團始終堅持戰鬥在魯南,鐵血鑄錘,越礪越堅,不斷成長壯大,有打遍魯南無敵手之讚譽。三團是魯南地區活動時間最長的八路軍主力之一。所以,人們都把三團稱為老三團,這是當時人們習慣上對主力的稱謂。

解放戰爭中,三縱是華野的頭等主力之一。假若沒有老三團,也難說以後有“長於攻堅,無堅不摧”的殊榮。正是有三團這樣的高手在,才有後浪推前浪。以後,八師的幾個“弟兄”你追我趕,難分高下。

洛陽戰役時,二十三團一營衝天而起,勇冠三軍,率先突破東門。從此,“洛陽營”響譽全軍,而二十三團的前身就是老五團。

好,下回再談魯南軍區老五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