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烈火煆刀(二)(1 / 1)

隊伍有了,但麵對的是日偽頑重兵圍攻。缺乏戰鬥經驗,缺乏武器裝備,要消滅敵人,首先是保存自己,迫切需要一個“山寨”,那才能進可攻,退可守。於是,“占山為王”,成了不二選擇。

要上山,魯南當推抱犢崮。抱犢崮山勢險峻,易守難攻,但長石頭不長糧食,部隊進山後糧草無從著落。人是鐵,飯是鋼,吃飯都成了問題,如何抗日?

這還真是個問題。

辦法也是有的,但這是個沒有辦法的辦法。

當前不是國共合作,共同抗日嗎?山東第三專區保安司令張裏元是“統戰”對像,經邊區省委批準,1938年9月,蘇魯義勇總隊改番號為保安四團,第二年春天,又改稱保安二旅第十九團。雖說隻是“掛靠”,實也是無奈的下策。XX黨當家不假,但番號總是山東第三區保安司令部,糧餉保安司令張裏元得負責。不過,既然“吃了人家”的,人家也不傻。據十八團二營教導員褚衍佩回憶:“當時隊伍成分比較複雜,戰鬥力也不強,XX黨的領導也比較薄弱,個別連隊的指導員還由國民黨員擔任。”

指導員是幹啥吃的,不就是黨政治工作者嗎?這把椅子都讓外人坐了,可見張裏元也是有圖謀的。

1939年秋天,山東縱隊政治主任江華帶蘇皖縱隊路過抱犢崮,對這樣的做法非常不滿。他批評說,給槍要,給人不要。不久,張裏元向右轉更明顯了,經常刁難十九團,張光中單刀赴宴的故事就發生在這個時候。

事情是這樣發生的。

張裏元第九支隊的參謀長名叫梁淑孔,是個反動透X,專搞摩擦的家夥。一次他截擊了山裏的給養人員,還扣了4枝步槍。正當官兵氣憤難當之時,張裏元又傳令要團長張光中赴宴。張裏元葫蘆裏賣得是什麼藥呢?

去還是不去?去,有危險;不去,又落下話柄。更陷於被動。有人提議要去,就帶上部隊,好有個應付。

張光中搖搖頭。帶上兩個警衛人員,策馬前往。張光中X有成竹,他早盤算好了,今天要來個單刀赴會,定叫張裏元偷雞不成蝕把米。

前頭說了張光中是“秀才”出身,但不要誤解了,他可不是那手無縛雞之力的白麵書生。張光中自小尚武,身材魁梧,人高馬大。張光中也可說是“退伍軍人”, 17歲那年張光中還投過北伐軍的一個軍官學校(時間不詳)。藝高人膽大,那怕“鴻門宴”刀光劍影。

到了梁淑孔駐地,張光中讓警衛人員就在外邊的樹林中等候,解下綁腿放到口袋裏,然後不慌不忙地進了府院。酒過三巡,張光中拉住梁淑孔的手說:“梁先生,請到屋外麵走走,我有話說。”梁淑孔自恃是自己地盤,就隨張光中離開了宴席。張光中滿麵笑容,卻悄悄把手槍抵在了梁的腰上,這時梁淑孔才覺大事不好,被“綁架”了,但命比什麼都重要,隻得乖乖就範。

張光中手挽“參謀長”一路同行,哨兵還手忙腳亂地行致敬禮。到了村口樹林裏,用綁腿把梁淑孔捆在馬上,揚長而去。

果然張元裏沒安好心,原本想乘機拿下張光中,沒想到“團長”劫走了參謀長。張裏元隻好賠禮道歉,送還人槍,連說誤會。但國共勢不兩立已成定局,不久,這支抗日武裝也結束“寄人籬下”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