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八斤幹毛茶(1 / 1)

如此勞作,時間過得很快。

除了采茶、做茶,順便收晾一部分茶果留籽,燕紓又幹了不少歸置打掃的活兒,到夜晚留下來欣賞了浩瀚星空,發發呆,在岩洞裏有鋪蓋休息。

第二繼續做茶,趁空兒就在附近山間峰穀再到處轉轉……

這樣在空間裏一直待了四晝夜也就是外麵的大約四個時辰,是她進來一次性待得最久的一次。即便如此,也不過才見識到南嘉格木峰這一餘脈的十分之一,還沒能把其家底兒都摸清楚呢。一步步來吧,她對此可是一點兒都不著急。

燕紓慢拖拖的性格很適合做茶、喝茶。做出好茶是需要時間和耐心的,不僅是慢工出細活兒,就茶葉本身也需要適當的時間來發生變化。因此,到外麵亮之前的一整宿,清點勞動成果,燕紓堪堪做出了八斤幹毛茶。

吃茶觀眾們別嫌少,普洱茶殺青那可是實實在在一大鍋炒,每鍋八斤鮮葉,最後也就出來大約二斤幹茶,意味著燕紓全神貫注地炒了四大鍋,很需要體力和精力的。

再者,與古茶樹的鮮葉產量也有關,燕紓特意留下兩棵樹不動,采了五棵樹,以及母樹的一棵單株,這幾棵茶樹加起來統共也就這麼多的量了。

雖然量少,勝在質高。殺青恰到好處,茶葉熟化到位又不失活性;曬青也充分,條索飽含著太陽味道,散發出最純正的茶葉原香。

莫秋茶就一定比不過春茶,撇開個人偏好,秋茶還有味道純和,香氣顯揚的特點,俗語“春茶苦,夏茶澀,秋茶香“,且普洱秋茶的條索和毫尖特別漂亮,在前世曆史上價格曾高於春茶,僅做茶餅撒麵來用。

特別是空間裏的栽培型茶樹不知已留養了多少年沒有被采摘過,茶質之厚實飽滿程度,原應不輸外界的春茶。燕紓自己燒冷泉水衝跑了一碗幹毛茶試茶的結果,可謂造地設珠聯璧合,完勝過她前世今身喝過的所有茶湯。

此次母樹茶的采製更有驚喜,她采擷到不少葉身墨綠深厚、芽尖紫色的紫芽茶,屬於然變異,富含花青素,有助於增強人體免疫力,抑製炎症和過敏。待到做好大概能得二斤成品,可以作為自用儲備。

這些幹毛茶,燕紓沒有立刻壓製成茶餅,也沒有帶出空間,而是剝了一些大竹筍的筍皮分別鋪在倆個竹筐裏,把兩種茶葉各自放進去後又用筍皮蓋好,整體包裹住,留置在溫濕度已經被調控合夷岩洞裏“發發汗”,也就是使茶體內多餘水份繼續蒸發以達到合理平衡的自然水份含量,並且散逸出一部分清香味物質,讓其自然醇化。

經過至少半年發汗的普洱茶原料再製成茶餅,要比未經發汗者後發酵得更快更充分,也更好喝。這就所謂以時間換轉化空間。在燕紓的前世,很多普洱茶餅都是當季原料當季速成,在茶商急於變現的資金壓力下,早早就轉移到茶客手裏以庫存空間換生存時間了。

把茶筐安頓好,燕紓終於出了空間回到自己的架子床上。到了寅時末,寒冬季節雖然不亮,但是該起來梳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