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二奶奶話頭一轉,“不過,今天咱們是賞梅花會,梅花都在園子裏。請各位移步吧。”
這下,眾女便是好奇於大師真跡也不好再繼續向前圍觀畫屏。陸陸續續跟著指引的丫鬟們出了廳堂,前往梅園而去。
李花枝既已占得機宜,一路上乖覺低調,默默陪侍在燕二奶奶左右。她本就是燕二奶奶親自過過眼到的,頗為看好。按燕二奶奶的思量,還得給家主找個漂亮的能留得住心的,可不要再任其在外麵胡浪了。
府上的梅樹為本地早花品種,大多數花骨朵微微張開,有零星綻放。並不是賞梅的最佳時節,占用個由頭而已。按照事先計劃,燕大老爺的相看已經結束,大概齊走一趟園子意識到了算完。
誰知道,燕大老爺這次真是魯莽了。他忍不住地還想多相模相模那位花枝姑娘,就一路遠遠地跟了過來。
梅園並不大,燕大老爺躲在一塊假山石後悄然觀望。
不巧的是,他那個不成器的大兒子燕昭聽得有人向他報告報信說幾個大美人進了家族的公園,也就是燕府外院靠近燕二奶奶家那片園區,燕紓落水的那裏。
燕昭帶了隨身小廝興衝衝就來了。近看見梅嶺上彩衣聯袂,香鬢雲影。正待繞過假山更近些,眼不看路撞到一個人身上。
“啊~~呀!!父親!”
素來被燕大老爺打怕了的燕昭條件反射地喊叫出聲。
所有人都被驚動了,循聲看來——瞞也瞞不過了。
那個時代遊園戲樂是一種風尚,日常在富貴階層的女性中也較普遍,多人一起遊園時並不避諱男子。
眾人隻是奇怪,怎麼會是燕大老爺和他兒子,這父子倆唱的又是哪一出啊?
嚴格論起來在場的姑娘中隻有劉淑貞姑娘真正沒見過燕大老爺本人,其他幾位姑娘家在城裏,既有心攀附,或多或少都有過各種機會或創造機會見識過其樣貌。
“姐姐,那二位是何人?為何此時出現在這裏?”劉淑貞見別人一副既奇怪又興奮的表情,就悄聲問身邊的的大劉姑娘。
“怎麼,妹妹竟然連這燕府的正主都不知道麼?正是人稱“茶界一擔挑”的燕大老爺啊,喊父親的便是姨娘生的庶出大少爺。”大劉姑娘告訴劉淑貞,而她自己則很高興前主母沒留下個嫡少爺。
“嗯,原來他就是燕大老爺。”劉淑貞對“茶界一擔挑”的典故倒是聽說過。
燕大老爺年輕時候第一次自己去深山區辦茶務,遇到山路滑塌馬車傾翻、奴仆也受傷。前不著村後不著店地,他把收來的茶葉從車底下搶救出來,硬是用自己雙肩挑著一擔上品好茶跋涉幾十裏山路,趕在客人登船離開的最後關頭回到了莀州,靠這一擔茶打開了京都市場,在業界揚名立萬了。
燕二奶奶忙親自出馬圓場:“家主爺倆這是打哪經過這裏啊?”
燕大老爺向嬸娘行了一禮,就坡下驢說:“嬸娘,小侄帶昭兒回書房問功課。”提溜著燕昭回去算賬不提。
誰都想不到,劉淑貞姑娘對他一見鍾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