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大滿眼獻言的笑:“三小姐,小人問清楚了,是東城範家的人在施粥,昨天剛開始的。他家施粥定了三不施的規矩:當日施過的不施、富戶及奴籍者不施、沒有戶卡或無人能證明其身份的不施。還有,要求自己帶碗。”
“三不施……這是哪個範家?”住在東城姓範的不止一家,但能施得起粥的應該隻有那一家。
“就是做皮毛生意的那個範家啊。聽人說範家的兩位小姐都來了,親自督工呢。”
確認正是自己認識的範家,那兩位小姐必為婉華和玉容無疑。而能定下如此明確施粥原則且能動用軍方護持的,除了範爹也沒誰了。範家人一貫不張揚、不好虛名,卻在這全城危難的時候出手了。
“我知道了,這個範家曾與咱們府上交好,我得進一趟甕城看看。”
“那這馬車?……”胡大為難起來。三小姐最近幾次出府都不帶丫鬟婆子,若要親身前往必得自己跟著保護,可馬車咋辦?
“無妨,你直接將馬車拉過去,我自有進去出來的說道。”
範家倆姐妹是對原身十分友愛的童年小夥伴,正好借此機會見個麵。不過要她去挨在領粥的人群裏排長隊她也犯難打怵,好在空間裏有何姨的玉牌渡出來一用。
玉牌依舊好使,盤查審核的兵士甚至不需要她做出任何解釋,隻需要確認玉牌本身無誤即對馬車帶人放行通過。
燕紓讓胡大避到道路側方在甕城東牆根處下車,打眼向這個半圓形小天地望去。西門甕城比南門的要小很多,但也能容納幾百人。城門與甕城門在一條直線上,此時甕城門半開,透過排隊前行的人隙能一眼貫穿望到門外護城河對岸。
範家的粥攤就設在靠近翁城門的北半弧內,支起三口大鍋,並設了導引的屏障,分隔開施受兩方的人行。屏障後方的人頭躦動中,有兩頂紗布帷帽尤其醒目。
燕紓交代胡大原地看好車馬,自己一個人順著北牆根前往目的地。剛到外圍就被範家的家仆攔下了。
話說在別人眼裏,這個以麵巾遮臉被罩袍包裹的身影看上去齲齲獨行,分外詭異,憑誰也不敢疏忽警惕。
“幹嘛的!站住不許動!”
“東城燕家的女眷,我要見你們家兩位小姐。”燕紓退後一步,清楚而大聲地說道。
這個距離,喊聲自然驚動了範家姐妹。姐姐婉華走向這邊斥道:“何人在喧嘩?”未及笄的年紀,已顯露出穩重鎮定的氣勢。
“範家姐姐,是我!荸薺茶!荸薺茶還記得嗎?”因不可以在一眾外人前高呼自己閨名,燕紓靈機一動,扒拉出原身記憶裏那些年她們曾一起經曆的陳芝麻舊梗兒。
“荸薺茶?”婉華聽得真切,和東城燕家有關的往事中,確實有一碗承載著兒時友情的荸薺茶。
當年,她和妹妹玉容在母親舉辦的茶會上認識了燕家姨母和她的三女小紓,兩個大人相談投契,而三個小女娃子也能玩在一起。直到有一天,這平常的玩伴,成了她和妹妹打心裏認可的好閨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