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1 / 2)

薑國這一段時間都不消停,齊邕已經看他們不爽很久了。若不是年尾不想多生事端,早就派夏侯譽出兵將那不知好歹的國給一下滅了。

奈何這過年之後的薑國越發不知道收斂,各種在齊國邊界搗亂,騷擾來往的商人,讓百姓們叫苦不迭。

夏侯譽這次上朝就是因為薑國的事。

這一次他們的人在邊界的一個村裏大肆屠殺,當地官府派兵鎮壓,竟然還被那些人給傷了好幾條人命。是可忍孰不可忍,別是齊邕,就連被薑國人騷擾了幾個月的百姓們都受不了要自發組成民兵跟那些人較量一番,非得拚出個你死我活。

作為一國之君的皇帝自然不能坐視不管,否則以後臉都不知道往哪裏放。

於是他召集群臣議事,大臣們的意見難得同意,全都同意派兵鎮壓,最好是一次性把薑國收服,叫他們再也掀不起什麼風浪來。

於是便有了夏侯譽下朝後又跟左丞相蕭啟瀾等眾臣在書房會麵的事。

蕭啟瀾是個明白人,知道此事已經讓陛下惱羞成怒,被薑國一個國侮辱,那簡直比當著著眾饒麵打他巴掌還難堪。這時候就算大臣們之中有反對意見,也肯定會被齊邕幾乎話質問回去,沒準還得被齊邕記在心裏,以後也沒什麼好日子過。

所以當時在朝堂之上,大臣們的答案才整齊劃一。

是以蕭啟瀾才沒多,可他心裏其實是有很多擔心的。這就是娶了人家女兒的好處,夏侯譽在蕭啟瀾的心裏不僅僅是攝政王那麼簡單的身份,他還是他們蕭家的姑爺。

不能輕易涉嫌,更不能因為戰事搭上自己的命。

夏侯譽心裏也明鏡似的,從一開始他們的人抓到薑國奸細那次開始,他就有答案了。

薑國,甚至還不如大齊的一個郡大,若是沒有實力,沒有兵,沒有錢財,怎麼敢大張旗鼓的跟大齊作對?除非他們是活得不耐煩了,螳臂當車,飛蛾撲火。

但回想這些年薑國一向公公順順,逢年過節上供總是第一個,最積極,也是最積極配合大齊發出的一切政策的。可見他們並不想死。

也就是,他們這次突然做事風格大變,顯而易見是有人在背後撐腰。他們有了實力,才有磷氣,才敢這般跟大齊對上。

蕭啟瀾知道這次出兵勢在必行,他隻是擔心薑國背後的勢力過於強大,會孤注一擲,沒準要打夏侯譽個措手不及,必須得提前想好對策。

還得確定了那個在背後幫薑國的國家,到底是哪一方。

究竟是薑國東麵的魯國,還是南麵的燕國。他們必須得確定了真正的敵人,才能在對抗中遊刃有餘,不被對方牽著鼻子走。

但這需要很大時間,而齊邕已經下了出征的命令,所以時不我待。

於是夏侯譽幹脆利落,下了一個讓在場眾人都紛紛色變的決定,把燕國和魯國的標誌都給拔了,聲音清清淡淡地扔下句:“既然不確定,那就全當成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