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鬧劇(1 / 3)

太子眯縫著眼,緩緩道:“你們抓著的接頭人,可有說什麼?”

林安之笑道:“因為人剛送到南院去,所以具體還不清楚。不過,南院和刑部雖有些不同,但要說到問詢的手段,安之不敢說一定勝過刑部,但必然不必刑部弱便是了。刑部能讓李棟開口,南院自然也能讓那幾個接頭人說話。”

太子臉色陰晴不定,半晌才輕笑,道:“如此甚好。大魏有林大人此等能吏,果然是大魏之福。”

就在此刻,一直站在林安之身旁沉默不語的李元木道:“太子殿下,元木有一事相求。”

太子哂然:“你是安之的學生,和本宮便不是外人,有何事直說,說求不求的,不是顯得我跟安之生分?”

李元木拱手行禮,道:“今日皇城內多有流言,說是老師為了學生能拿會元之名,便動用手段,科考舞弊。”他的臉色漸漸激動,“殿下,這可是汙蔑!老師入朝以來,為大魏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從不曾為自己的私立考慮。他怎麼會做此等事情?!”

太子神色肅然,目光落在林安之臉上,沉聲道:“說來本宮近日也聽到些風聲,不知是何人在幕後煽風點火。安之乃大魏之棟梁,豈能受此不白之冤,此事本宮定會嚴查,必然給安之一個交代!”

林安之緩緩點頭:“如此就好。其實名不名的,安之真的不在乎,不過就是想要個交代。”

到了這裏,宴會便算是正式開始了,一晚上賓主盡歡。

傳說便在後天朝會上,禦史台忽然向神宗皇帝遞上了奏章 ,要參懷化大將軍,南院巡察使林安之,說他以權謀私,科考舞弊,動用卑鄙手段,將原本實力不濟的門下學生李元吉,生生提到了會元的位置上。

這奏章 一出,滿朝嘩然。穿著一身女官朝服的南院司命大人,雙手抱著朝板,眯著眼站在隊伍裏,一言不發。

其他官員紛紛低聲議論,卻也沒有誰敢朝她投去什麼異樣目光。

就在這時候,太子卻忽然站了出來,朝著神宗皇帝行禮後,便是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講。

主要對象便是林安之。

從去年白州大水那一百多顆人頭說起,到近來的平州馬興祿一案。

言語間,林安之幾乎成了道德楷模,一心為朝廷辦事,卻從不曾貪圖朝廷的銀子。有這樣品質的人,怎麼會做那舞弊之事?

而現在外麵風言風語,汙蔑忠良,便是要寒了天下人的心。

太子申請親查此事,一定要弄個水落石出。

神宗神帝看著,當欣慰,當場便下了指令,把春闈舞弊的案子,全權交給了太子殿下。而在這同時,他也表示有些好奇,讓人從禮部取了春闈前十的卷子到朝堂上,這便是要親自過目。

禮部一眾大佬便覺得冷汗淋漓。

他們倒不是怕,關鍵是這春闈的案子,旁人都有各種說辭,便是林安之也能說是有讓你誣陷。但唯獨他們禮部,若真坐實了舞弊,那不死幾個人,隻怕是沒法了事的。

很快的,禮部那邊便把卷宗送了過來。

神宗皇帝隻是看了一眼,便遞給了一旁的大太監徐公公。

徐公公找了幾名口齒伶俐的小太監過來,大家分著就把這些個試卷念了一遍。

念完,滿朝文武麵麵相覷。

這李元木的文章 ,竟然真的是出類拔萃!

倒不是說他的文章 有多好,而是這次的題目《治夷》,本就是非常生僻。一些個學生連這兩個字的含義都看不明白,更別說要寫出什麼深度文章 了。

反倒是李元木的文章 ,從裏到外都透著為國分憂的想法,對於“教化”二字更是深得其中三味。按照往年的水平來說,這應該是中等偏上,但放到今年這小年份裏,卻是當之無愧的榜單第一。

神宗皇帝聽完,便是微微點頭。

“查,不管是誰,一查到底。給林愛卿一個交代,也給朕一個交代。”神宗皇帝沉聲說道。

太子聽了,冷汗淋漓。

宮中的消息當日下午便傳遍了整個皇城,甚至連那十篇文章 ,都從某些渠道流傳了出來。

不論文字好壞,光是看文章 對“治夷”二字的理解,便是高下立判。

李元木那篇文章 ,竟然是顯得有些鶴立雞群。

這時候所有人才發現,原來名不驚人的李元木,竟然真的是憑本事拿到榜首的。

然而就在這時候,忽然就有人說了,難道就不會是泄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