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吹響戰爭的號角4
聽了國防部長的擔憂後,瘋子開口說,先不忙談東北亞戰區的事,稍後再談。我現在最關心的是中東戰區和澳大利亞戰區,畢竟澳大利亞戰區將會是我們第一個主動進攻的方向,而中東戰區則是我國陸軍對歐洲陸軍進行大規模主動決戰的地方,所以我希望先把這兩個地方的問題搞清楚,,先說中東戰區吧,伊朗方麵的態度如何,你們打算在中東地區投入多少兵力,具體說說。是,元首。從外交和情報部門傳來的消息,伊朗方麵還是堅持中立,他們說他們不會偏向任何一方,到目前他們的軍隊也沒有擴軍,邊境上也和過去一樣,其實這也表明了他們沒有能力阻攔任何一方的真實情況,既然阻攔不了,就幹脆不做任何事。這也是一種比較高明的外交策略。原本我們認為一路和德國的關係很好,可能會站在歐洲聯軍一邊,所以在製定中東戰略的時候,我們是把伊朗作為主要的進攻方向,但是,現在他們擺出這樣一付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樣子,我們也很為難,如果我們硬要把伊朗作為主攻方向,那回給那些沒有介入這場戰爭的國家造成一種很不好的影響,對我們國家的形象也會有很大的損害。所以,我們不得不把原本由南亞戰區發動主攻變成由中亞戰區發動主攻,南亞戰區主要是防守印度,等我們印度洋艦隊獲得製海權後才發動登陸作戰。那你們在中亞戰區部署的部隊是不是太少了,我記得好像隻有幾十萬。是的元首,原本中亞戰區的任務是為烏拉爾戰區做預備隊,所以在哪裏部署的軍隊就不多,單是隨著伊朗方麵態度的明確,我們調整了兵力部署,目前中亞戰區的部隊總數已經達到了5000000人的規模,主攻方向也變成了伊拉克和土耳其,現在的問題是高加索山脈的交通實在是太困難,所以目前我們正在修通往該地區的鐵路和公路,進展還算順利,我們認為這條路值得修建,就算以後戰爭結束,這條穿過中東抵達地中海的陸地通道對我們國際以後的發展也是有很多的好處。好處我們當然知道,那是以後的事,現在我問的是如果我們從高加索發動進攻,我們進攻的難度有多大,我們的物資儲備怎麼樣,一句話,我們要付出多大的代價。元首,用常規方法從高加索發動進攻的難度很大,主要是因為歐洲聯軍在高加索山脈修建了很多的防禦工事,類似我們在烏拉爾的那種,在那些工事裏他們住紮了幾百萬軍隊,如果我們用常規的進攻方式發動進攻,那麼不死幾十萬人是不可能得手的,所以我們打算用雲爆彈和毒氣彈配合來發動進攻,相信應該不會太難,真正困難的是在奪取了高加索之後的後續進攻,要想保持持續的進攻能力,後勤運輸就是個大問題,要想保證持續的後勤運輸,我們就需要在占領高加索山脈之後修建穿過高加索山脈的鐵路和公路,這需要很長的時間。所以我們預測中東戰爭將會是先慢後快的一場戰爭。嗯,你們的認識還算清醒,那武器裝備的生產能夠供應得上嗎,你們要大量使用雲爆彈,雲爆彈的生產能跟得上嗎。能,實際上在我們國家雲爆彈生產規模最大的地方就是烏拉爾工業區和中亞工業區,南方戰區,因為這些地方有充足的石油,我們在這些地方也大量建立了很多的化工廠,雲爆彈目前儲備相當的多,再加上還有一段時間才會發動戰爭,我們還會繼續儲備相關的物資。嗯,那南方戰區呢。南方戰區的問題和其他地方不同,南方戰區在開始階段主要是海軍和空軍的問題,這又回到我們開始談的海空軍裝備的問題了,我就先不談,先講一但登陸成功後的陸戰問題。目前在澳大利亞歐洲聯軍一共有10000000人,包括澳大利亞本地的軍隊,但是不包括他們的那些武裝民兵,如果加上那些武裝民兵,他們的人數會超過15000000人,飛機超過100000架,坦克超過30000輛,火炮超過100000門,汽車超過500000輛,更為重要的是,歐洲國家在這個地方建立了相對完整的軍工體係,雖然技術水平不怎麼樣,單刷他們在戰時確實有能力做到自給自足,另外就是他們在適合登陸的地方建立了完善的防禦工事,儲備了大量的物資,還在過去的兩年開墾了大量的農田,糧食也做到了自給自足。澳大利亞的總人口也從幾百萬人增加到20000000人,雖然如此,但是隻要我們能夠順利登陸並站穩腳跟,他們的那些軍隊我們也不放在眼裏。所以對於南方戰區來說,最主要的問題還是登陸,而要想確保登陸的順利,製空權和製海權是關鍵,這又回到了前麵是話題。嗯,我知道了,這個問題我們稍後再說。下麵我們再來談談東北亞戰區和太平洋戰區的問題。好的,元首,下麵我就說說東北亞戰區和太平洋戰區的事情。先說東北亞戰區,目前我們在東北亞的部隊總共有2000000多萬人,按照中央的部署,未來這些部隊的主攻方向是北美,攻擊的手段主要有兩個,一個是從北令海峽進入北美,另一個是從日本出發,和太平洋戰區配合,逐島進行攻擊,然後在北美登陸。現在我們的計劃是,以太平洋戰區對美國發動攻擊,吸引美國的注意,然後加快東北亞鐵路的建設,盡可能在最短的時間內修到北令海峽,然後在冬天通過北令海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