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吹響戰爭的號角8
總參謀長接著說,印度洋戰區的任務的前緩後重,前期印度洋艦隊的主力艦艇都要調到南方戰區,協助南方戰區發動對澳大利亞的攻擊,所以在前期印度洋戰區隻能憑借導彈艇和魚雷艇配合航空兵做近海防禦,後期等到澳大利亞得手,以及印度洋的製海權到手後才是他們真正發力的時候。而且我們認為歐洲聯軍大規模進攻印度和馬六甲的可能性不大,印度洋戰區的兵力和武器裝備目前還是夠用的。接下來我再介紹南方戰區,南方戰區的兵力是正規軍3000000人,其中有10000000人就在新幾內亞和印尼住紮,距離澳大利亞不過是一步之遙,戰區總共有飛機26000架,坦克6000輛,裝甲車12600輛,各種火炮超過100000門,飛艇待滿編後會達到10000條,各種艦船到滿編後能達到1000多條,該戰區的主要任務是;第1占領菲律賓,消滅菲律賓的美軍,這個任務估計完成的難度不大,畢竟從新幾內亞和馬來亞到菲律賓也不夠是一步之遙,以我軍的戰鬥力,隻要登錄成功,打垮那些美國和菲律賓土著的聯軍應該問題不大。第2在澳大利亞登錄並消滅那裏的美國和歐洲聯軍,絕不能讓澳大利亞成為歐洲和美國進攻我們的橋頭堡和基地。這個任務的難度相當大,主要是在澳大利亞的北部海域已經布滿了水雷,不掃除那些水雷就無法登陸。更困難的是歐洲聯軍在那裏部署了上千條軍艦,隨著他們國內的艦艇接連下水,這個數字還會增加,具體會有多少我們現在也不知道,隻是從現在的情況來看,歐洲和美國顯然是把澳大利亞當成是消耗我軍的一種手段,所以他們未來對澳大利亞的加強是不會停止,隻會增強。正因為如此,我們在澳大利亞的登陸會很困難,請中央務必考慮到這些困難。該戰區的第3個任務是,一但消滅了澳大利亞的敵人,就以澳大利亞為基地,配合太平洋戰區由西向東逐島攻擊,目標就是美國和南美,務必和太平洋戰區一起,把美國的目光吸引到太平洋上來,為東北亞戰區的行動爭取時間。可以說,南方戰區是所有戰區中任務最困難的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地方,也是我們最沒有勝利把握的地方。我們除了他們原有的3000000人的部隊外,還為他們準備了2000000人的預備軍,隨時可以投入戰場,可是這有一個前提是他們的登陸要順利,這是整場戰役的關鍵,所有懇請中央務必要加強南方海軍的實力。嗯,瘋子和在坐的人聽了介紹後都覺得很擔心,開口問道;我們南方的海軍和敵人的差距到底有多大,我們要怎樣才能拉平這樣的差距,如果我們的部隊登陸成功後,我們的陸軍是不是真的有能力消滅澳大利亞的敵人,畢竟他們是有將近20000000人呢,我們有沒有課能避開澳大利亞,把他留到最後來解決,你們參謀部有沒有做過相應的評估。元首,我先回答你的最後一個問題,我們依然曾經想過避開澳大利亞,但是經過推演後發現行不通,因為一但歐洲和美國把澳大利亞當成他們的基地,那麼不論是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運輸都要受到威脅,你想必還記得一戰和2戰時期德國實施的破交戰,一但他們采用同樣的戰術,以澳大利亞作為基地,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上的眾多島嶼上建立補給點,那麼我們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上的航線都將受到威脅,要知道我們上千萬人的部隊,不可能完全依靠陸地運輸補給,海洋運輸才說大頭,所以如果我們的海上運輸線被切斷,造成的後果將是災難性的,不僅會給我們造成巨大的損失,還會延長戰爭的進程。所以澳大利亞是必須要打的,是一道必須要跨過的坎,回避不了。澳大利亞的敵人主要是澳大利亞本地的軍隊,美國人的所謂誌願軍,歐洲的殖民軍他們的陸軍實力並不強,雖然數量是我們的幾倍,但是隻要我們的軍隊能夠順利登陸,消滅或者擊潰他們我們是有把握的。至於說海軍和空軍的裝備問題,南方海軍在擴編後數量會達到1000多條,聽起來很多,但是實際上其中大部分都是非戰鬥艦艇,戰鬥艦艇隻有300多條,其他的都是掃雷艇,運輸船,補給艦等非戰鬥艦艇。而我們敵人的海軍全都是作戰艦艇,現在就有1000多條,還有數量不明的潛艇,更為重要的是,經過兩年的建設,他們在澳大利亞已經具備了製造潛艇和一些中小型船舶的能力,具備了製造飛機和槍炮的能力,這就是說他們可以就地補給,以逸待勞。到目前為止我們還不知道他們到底有多少飛機和潛艇,說句實話從戰略上來說,他們目前的戰略真的很成功,用一個對他們來說非主要的地方牽製了我們一半的海軍和3成的空軍,逼得我們不得不跟著他們的戰略走,可惜的是當初我們沒有海軍,要不然在兩年前就把澳大利亞給打下來,那裏會有現在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