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托付,意味著信任。也意味著,他們新南京艦隊一刻也沒有停止過的訓練是被軍部記在心裏、刻在腦中,要使用在關鍵點上的。
更意味著,第三艦隊的全體百餘萬官兵的生死榮辱,已經毫不猶豫地將後背交給了新南京艦隊。
這種絕對的信任,肩負的責任之重,已經使全體艦隊官兵們明白——徹底釋放自己的戰鬥意誌,為國光榮一戰的時候,到了!
無悔、無怨。
有的隻是那股子頑強的鬥誌,義無返顧!
當時間到了開戰伊始的三小時二十分時,伏在暗處的板恒軍團的航空兵種,終於蠢蠢欲動。由其戰鬥機打頭的先頭部隊,開始了對神舟跳躍點的強攻。
此刻,駐守空間跳躍點入口的中國西麵軍區新南京混合艦隊也終於迎來了他們的敵人,於是在發現敵人的一瞬間,現代的戰場上的第一優先交戰兵種——電子戰,最先開展。
電子戰,是旨在摧毀敵人的通信、指揮、以及戰場監控,火力分配,打擊定位等係統的無硝煙戰爭。
電子戰,這個延續古時代稱呼的現代電子戰爭。實際上已經涵蓋了電子傳輸,光學影像,信號欺騙、模擬兵力、偽裝隱藏,攻擊佯動等方麵的超級戰爭。使用的攻擊手段繁多,
除了基本的強力幹擾以外,還有病毒感染、係統入侵、程序漏洞、激光製盲、信號擾亂,信息滲透,微波輻射,脈衝攻擊,特種單兵定向暴力摧毀等等,攻擊範圍更大,強度更猛。
戰爭中雙方電子戰的實力決定了戰爭的大方向,一旦電子戰失利,戰鬥單位將遭受巨大的損失,既無法對敵人定位,也無法準確的進行火力支援,通信、指揮係統通通失靈,隻能用最原始的戰場通訊。
但若是雙方的實力大致相等,那麼,高強度的互相作用下,通常會讓雙方的電子係統都失靈,因為根本沒有任何係統能在這樣高強度的相互作用下存活下來。
現在就是這樣,新南京混合艦隊雖然整體實力不及板恒軍團的電子幹擾力度強大,但依托著守方的優勢,以及先期的充分準備,雙方的電子戰終於得以不分勝負。統統告毀。
這個時段用時了十一分鍾。而趁著這十一分鍾的電子戰,板恒軍團的先頭部隊也抓緊了時機,出現在了距離本方艦隊二萬公裏的區域,正在以每小時近萬公裏的速度高速推進,兩個小時以內,敵人的先頭部隊將與新南京艦隊接觸。
艦隊指揮官魏無涯中將目測著日軍的推進速度,那漸漸清晰的龐然戰鬥機群,直感覺渾身上下每一處血液,每一處細胞,無不在熾烈的燃燒著,沸騰著,巨大的力量、鬥誌自內心深處激發,讓他恨不得親手駕駛著中華神盾號戰列艦,將整片日本機群徹底撕裂,親身殺入日軍本陣中,以艦中巨炮,轟殺日軍航母。
畢竟,他是清楚地知道,這次隻能靠自己了,第三艦隊的兩支協助的分艦隊還在二萬公裏外的行星後麵隱蔽,要等到確定板恒軍團的主力航家師團出現後,才會飛出,並且,沒有二個小時的時間,絕對無法趕赴這麵戰場。
至於通道另一麵的己方大艦隊,也是同樣的道理,要等到板恒主力部隊出現後才會出動。另外,需要花上三個小時的穿越通道時間。
也就是說,在板恒主力部隊出現後,他的艦隊還需要獨自硬抗實力在己方五倍左右的敵人二個小時左右。
日本人是想畢其功於一役,一旦試探完成,緊接著,絕對會是排山倒海般的攻勢。此時,擺在魏無涯中將麵前的隻有三條路,一條是全員戰死!另一條是在板恒艦隊還在上萬公裏以外的時候全軍撤退,第三條路就是撤回通道的另一麵,然後和第二艦隊的主力一齊,夾擊板恒軍團。
最安全的就是撤退到跳躍點另一麵,但這同時也是最恥辱的選擇!所有的付出都白費了。不僅會使第三艦隊主力陷於覆滅境地,就是再想打通這條空間跳躍通道,需要付出的,將是比以前更慘烈十倍的犧牲作為代價。
走第一條路。將是在力量懸殊巨大的戰場上,己方全滅後能爭取到對方最多損失百分之二十或百分之十的戰鬥力。
走第二條路。艦隊倒是能夠暫時找到一個無人行星隱藏起來,做哪縮頭烏龜。可是,失去補給、無家可歸的艦隊,將成為了一條流浪在荒漠中的羊,茫然不知自己為何還要存在於世上!
第三條路,整支艦隊居然沒有拖延一點時間就跑,屆時,不但會使空間跳躍點拱手讓人,軍法,更會絕不容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