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艦對艦 第二十四章 隨機應變(1 / 2)

走出地球圈的人類,終於得以不再為人均土地使用麵積的問題苦惱了。

不過,新的問題也隨之出現。在技術日益增進的家庭智能輔助糸統的普及幫助下,以為從此再不用為居住條件擔心的人類,再次麵臨著一個尷尬的問題——隨著人口的爆炸性增長,人均使用土地,再次供不應求!

當然,發生了這一糸列現象的,自然是那些自己的國家還沒有自主星球,從而隻能擁擠在五大公共星球上的國家居民。而八大超級強國,倒是暫時還沒有發生這一現象。相反,隨著這八大超級體擁有的自主星球越來越多,不夠人口去開發新星球的古怪現象,卻是越演越烈。

這是一個相當極端的兩極發展,一方麵在人滿為患,相當於二十世界的中國的人口大爆炸。另一方麵,卻是八大超級體在鼓吹高生育的好處。並切實地以政府高獎勵的形式,支持本國民眾們多多養育兒女。

不要怪各國政府會如此急功近利。須知,在探索無盡宇宙的事業裏,需要無限的人手來共同投入。具體的說,一艘長度僅在100米的太空飛船,需要的宇航員,大概在30至50名的範圍內也就夠用了。可是,一艘長度在一公裏長的戰艦,要想使其全方位的運轉,發揮百分之百的戰鬥力。那麼,沒有個數千人的大團隊通力合作,那是想也別想。

由此推彼,就能想像到一支艦隊需要動用的海量人數。

至於為什麼不走小型化的、節約成本的宇宙飛船探索宇宙的道路,而是不約而同地選擇了戰艦探索的方式?這個……就要怪某一國暗中開始的派遣軍隊攻擊別國探索飛船說起了……

這以後,在查不出是誰國開始的暗中使壞起始,人類的星際活動範圍內,便漸漸淤生出一種名叫“星際海盜”的產物。這些旗幟林立的星際海盜,有著一個共同的顯著特征,那就是武力裝備超級精良,戰鬥素質也相當到位。並且,襲擊成功後,從來都是趕盡絕,從來都是事後不宣稱對這一事件負責的組織。似乎,這些懸掛著不同旗幟的海盜,就隻是為了阻殺人類的探索宇宙而存在。

在這樣的情況下,也就造成了,各國都需要派遣強大的軍艦護航,方敢航向宇宙深處。

至於擁擠在五大公共星球,軍事實力因為政府無力進行宇宙開采資源的事業,從而越來越弱的國家,那就隻好……在輿論上大呼不平了!

這種呼聲,八大勢力體向來是深表同情,卻因種種原因,隻能遺憾地表示:愛莫能助……

因為他們之間,同樣存在著惡性竟爭。人口、軍事實力、擁有的戰爭潛力、國家科技、軍備蓄備、國民的向心力,等等等。

最顯著的問題,當然還是星際海盜的問題。雖然,八大國間的船艦在星際航行時,很少會受到來自海盜的襲擊。但是,為未雨綢繆計,八大勢力體仍然會一本正經地大講海盜對於星際航行的危害,並且,每每因為這一原因,肆在國內增兵,用於防範星際間越來越不安全的環境。

同樣,各國的民眾們處在這種信息爆炸的年代中,其實已很難找到一個真正的傻子。都明白一個道理——要想讓本國的未來能擠身於這個機會大展現,同時又存在著嚴重的優勝劣淘規律的跨向星際大時代裏,不被別的國家遠遠摔在身後,那麼,就隻有一條路可走——支持本國的軍隊建設。

不然的話,那擠身在五大公共星域,明顯前景黯淡的國家民眾,就是最好的例子。

在這尤為顯得殘酷的例子下,八大超級勢力體,那軍隊的實有兵員數量,也是一增再增。到2312年時,美國:七顆星。總人口12點七億,軍隊二千七百餘萬。占百分之二點一的征兵比例。

德意誌聯幫:4顆星。總人口8點9億,軍隊一千六百餘萬。占百分之一點八的征兵比例。

中國:4顆星。總人口二十七億,軍隊三千萬。占百分之一點一的征兵比例。

英聯:4顆星。總人口一億八千萬,軍隊一千一百萬。高達百分之六點一的征兵比例。

俄羅斯:3顆星。總人口八點四億,軍隊三千一百餘萬。占百分之三點七的征兵比例。

日本:2顆星。總人口增長最為誇張,許是才脫離狹窄的島嶼居住環境吧,才幾代人便躥至了20億大關,軍隊四千六百餘萬。占百分之二點三的征兵比例。高於美國。

印度:2顆星。總人口50億,軍隊號稱一億強兵。占百分之二的征兵比例。

法盟:1顆星。總人口一億二千萬,軍隊八百萬左右。占百分之六點七的征兵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