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慶慈走後的第二天一大早,王振忠,周武德,邵啟生他們在打穀場豎起8個簡易靶子,民團成員在打穀場練武,邵啟生教成員練彈弓,棍棒擊打,王振忠則教他們飛刀。
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不少民團成員的彈弓和木棍擊打技術有了明顯提高,但飛刀卻練得很吃力,進步不大,陸家福抱怨說,為何王團長的飛刀一扔出去就能擊中靶心,而自己卻總是偏離靶子,有時連靶子都沒碰到。
民團成員練習時,王振忠在一旁練射擊,昨天晚上,他一直在拆卸手槍零件,然後又裝上,反複掌握手槍性能。聽到有人議論飛刀,王振忠停止練習,把槍放進褲袋,來到民團成員練習的地方。
這時,邵啟生也走到陸家福麵前,他說:“飛刀不是那麼容易練好的,振忠哥的飛刀練了3年才受到師傅肯定,5年後才真正出師。”啟生向大家介紹,“後來,振忠哥的飛刀可以一刀封喉,人稱王一刀,名不虛傳。”
“啟生,你別那麼誇我,我跟少林寺師父相比,還差得遠哩。”
砰砰,突然,好像是從細屋邵方向傳來清脆的槍聲。大家一下子驚呆了,“可能是日軍來掃蕩了。”王振忠說,“大家趕緊散開,回到自己村子裏,千萬別暴露身份。武德,啟生跟我去細屋邵,看看日軍來了多少人,我們有沒有機會幹掉他幾個,搞幾條槍。”
“團長,我們都想留下來,殺幾個日軍,搞些槍來。”十幾個民團成員都不想回家躲起來,他們不想做縮頭烏龜,被人看不起。
“好吧,既然大家熱情高漲,我們就留下來,大家跟我先躲到細屋邵後山密林中,看情況再決定是否行動。”王振忠跟民團成員一溜煙跑進後山,後山有濃密的樹木,是躲藏的理想之地。
過了好大一陣子,都沒有見日軍過來。王振忠派出陸家福前去去查看,不久陸家福回來報告說,有6個國軍在細屋邵山下的打穀場,他們剛才打死一個日軍,另一個跑了。
王振忠跟民團成員見到了國軍,原來是國軍134師一旅二團三營二連連長陳亮帶著5個國軍。他是奉命來通知王振忠的:日軍近日要來王畈掃蕩,希望他們做好準備,轉移群眾,藏匿好糧食和財物,不要被日軍搶走了。
“陳連長,謝謝你。我剛才聽說你們打死了一個日軍,你們真了不起。”王振忠由衷地欽佩,這是他第一次見到國軍殺死日軍。
“嗨,這有什麼!我們是在來王畈的路上遇到兩個打擄的日軍,他們大搖大擺,旁若無人。兩個日軍在村子裏叫喚‘花姑娘,花姑娘,大大的有’,他們追著一個年輕女孩,那個女孩拚命地向前跑,試圖擺脫日軍的追趕,漸漸地,她有些力不從心,就在那個日軍要追上女孩時,我果斷地開槍,打死一個,將他的頭顱割下來,將屍體埋在細屋邵旁邊的山上。可惜,另一個我們沒有打中,讓他跑了。”陳亮說著,指了旁邊一個國軍拎著的布袋,那個國軍晃了晃手中的袋子,國軍有規定,如果打死日軍,可將其頭顱割下來請功。
“陳連長,你們還把那個打死的日軍埋了,要是我,就把他丟到山上,讓野狗把他吃掉。”陸家福憤怒地說,“日軍一點人性都沒有,我們也應該以牙還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