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李存孝追趕葛從周,徑到潼關。回頭看三處人馬,俱沒有了。存孝問:“我軍人馬還有多少?” 四將答曰:“隻有十三名,連我五個,共有一十八騎。”存孝道:“這十三名小軍也是好漢!且過潼關去看,徑殺到霸陵川。”
葛從周星夜奔入長安,上奏黃巢曰:“臣奉我主敕命屯兵黃河。臣遣孟絕海、班翻浪、彭白虎索戰,不想李克用部下十三太保李存孝出戰,兩番交戰損卻三將。敗軍方才回報,李克用又率二十八鎮諸侯擁至黃河岸邊。連日交鋒,被存孝殺死健將無數,驅兵一掩,我軍措手不及,大敗而歸。聽後軍報說,李存孝隨後追臣,已經搶過潼關,至霸陵川地界;若入長安,決難抵敵,乞主上早早區畫,慎勿遲延。”
黃巢聽得大驚曰:“似此如之奈何?且傳旨令守門軍將,把長安城門緊閉,待明早宣集群臣商議。”
卻說葛從周領兵入城時,李存孝等十八騎將校也徑入城中。行至永豐倉前,存孝曰:“此是屯糧之所,不如先斷賊兵咽喉。”遂令將校放火焚燒倉廒。須臾之間烈焰騰空,長安城內照得上下通紅。
黃巢聞報,急招群臣問曰:“誰敢領兵擒賊滅火!”禦弟黃珪奏曰:“臣敢領兵救火,就擒存孝。”巢曰:“禦弟肯與出力,朕賜卿一匹渾紅馬,羽林軍三千。”黃珪謝恩出了午門,隨即披掛上馬,領兵來尋存孝。
存孝與眾將看見火勢猛烈,料必有巢兵來救。忽然存孝坐下戰馬鼻流鮮血倒在地上。存孝見了大慌曰:“半夜天黑,沒有馬怎生是好?”正忙亂間,隻見燈光閃爍人馬無數,簇擁著一員大將殺來。大將怎生打扮,但見:
頭戴紫金冠,身披黃金甲,腰係白玉帶,背插虎頭牌。 左邊袋內插雕弓,右手壺中攢硬箭。手中丈二鐵杆槍,坐下赤兔紅鬃馬。
李存孝見了那馬,連誇數聲“好馬”,四將說:“現在還是他的。”存孝說:“不移時就是我的。”
黃珪近前喝道:“你是何人?”存孝曰:“我乃大唐飛虎將軍十三太保李存孝是也!你是何人?可通姓名。”黃珪應曰:“我是大齊皇帝禦弟黃珪!”言罷,拍馬拈槍就刺。存孝逼開槍,一手拿過黃珪,望火裏一摔,登時變作紅龜;然後翻身上馬,叫曰:“我今已得駿馬!黑夜尋不見城門,眾兄弟跟俺來。”原來這馬認得舊路,把存孝馱到正陽門來,城門未關【想是等黃珪回城】。存孝喚眾將校曰:“兄弟快來!城門未關,可以進去!”眾將聽得,各個勒韁,緊緊隨著,竟來至五鳳樓前。
且說黃巢同文武官員,正在此樓高處觀望救火,急候黃珪消息。顧問左右,左右啟曰:“大王倒未見回,存孝人馬反殺進樓下,怎生是好?”黃巢頓足大驚道:“卿等何計可施?”文武曰:“此人誰可抵敵?我主隻可招安,封他極品官職,方才得退。”黃巢親自望下呼曰:“唐主無道,不識賢良,爾等枉立功勞!將軍若肯歸順,任選高官!”存孝見此人頭戴平天冠,身穿杏黃袍,身材魁梧,估計是黃巢。回顧將校曰:“今已見巢,不可錯過,爾等哄他說話,待吾取出弓來,一箭射死這賊,萬全之功,何用廝殺?”安休休遂呼巢曰:“陛下既要吾等歸順,不知封何官職?”巢曰:“爾眾兄弟,俱封一字並肩王。”眾人山呼萬歲,李存孝取下寶雕弓在手,認扣填弦,開弓如滿月,隻聽「嗖」的一聲,箭出似流星。有詩為證:
五鳳樓前勢儼然,
英雄誤入策非全,
神威信是無人敵,
一箭先射黃巨天。
卻說李存孝一箭射中黃巢的平天冠!黃巢一時驚倒,昏悶在地。文武各官扶起,隻見一箭拴在冠頂之上,巢卻未死。被此一驚,半晌方蘇。存孝望見黃巢中箭,疑是已死,領眾將校出了皇城。
且說黃巢被李存孝一箭射中平天冠,差點死去,甚是憂懼。次早升殿,急宣尚讓、葛從周等人商議:“李存孝趕進城中,燒毀倉廒,殺死禦弟,至五風樓前射朕一箭方才退去。今出城,若與各鎮諸侯合兵來攻,為禍不小,將如之何?”尚讓奏曰:“陛下,臣以為可分兵三路,陛下征晉王,孟楷攻陳州,末將襲汴梁。三路人馬以攻為守,方為上策。”黃巢聞言大悅,即命分兵三路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