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軍閥安重榮曾說過一句大實話:“天子寧有種耶?兵強馬壯者當為之!”這句話是所有軍閥的心聲。誰的軍隊最強,誰就是皇帝,和儒家那套天命所歸的把戲沒有半毛錢關係。
公元946年,遼國軍隊撤回北方,坐鎮山西的軍閥劉知遠稱帝,劉知遠是一個軍事強人,不斷削弱地方軍閥的力量,可他僅僅做了一年皇帝便撒手人寰。劉知遠在世的時候,他有震懾各地軍閥的實力,可是他的兒子劉承祐可就差得遠了。劉承祐上台以後,李守貞、王景崇先後發動叛亂。他們都是大佬,趙思綰不過是西北地區的一個中等軍閥,本來這次叛亂和他沒有什麼關係。但趙思綰擔心朝廷平定西北地區的叛亂以後,會順手把他這種不大不小的軍閥除掉。於是趙思綰也跟著李守貞等人叛亂。
麵對三處叛亂的情況,郭威決定先打最強的李守貞,隻要打掉了李守貞,剩下的兩個人會自動投降。郭威采用圍城戰術,利用自己糧草充足的優勢和李守貞拚消耗。李守貞的糧食儲備不多,最後逼得他不得不出城決戰。出了城他自然不是郭威的對手,隨後李守貞選擇自殺。
郭威圍攻李守貞時,趙思綰為郭從義、王峻所圍,苦守經年,曾遣子懷乂詣蜀乞援。蜀兵尚未能到河中,怎能入援長安?援絕猶可,最苦糧空。
在五代十國的曆史中,有很多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由於長期的戰亂,軍隊的糧食嚴重不足,很多軍閥命令吃人充饑。趙思綰有一個非常恐怖的嗜好,他喜歡生吃活人的肝和膽。嚐親自持刀,剖肝作膾,膾已食盡,人尚未死。又好取人膽作下酒物,且飲且語道:“食膽至千,則勇無敵矣!”他感覺吃了別人的膽,可以壯自己的膽,不知道他是怎麼想的。
至城中食盡,即掠婦女幼稚,充作軍糧。糜肉飼兵,自己吞食肝膽,權代飯餐。有時且用人犒軍,計數分給,如屠羊豕一般。可憐城中冤氣衝天,鎮日裏籠著黑霧,不論晴雨,統是這般。郭從義乃使人誘降。
趙思綰年輕的時候,他請求當時的左驍衛大將軍李肅,希望自己能做仆人,為李肅鞍前馬後效勞,但是卻被李肅無情地拒絕了。肅妻張氏,係梁、晉兩朝元老張全義女,具有遠識,特問李肅何故不納?李肅對老婆說:“這個人目露凶光,說話也不靠譜,將來肯定會做叛徒。”他老婆張氏就說:“你今天拒絕了他,說不定日後就是仇人了。一旦逞誌,必遭報複,我家恐無遺類。不若厚贈金帛,遣令圖生!”李肅於是召入思綰,拿了很多錢財衣物給他,思綰拜謝而去。
後來趙思綰真的盤踞長安造反了,李肅就住在長安城中。但畢竟是有過錢財之恩的,所以趙思綰對李肅夫妻很是尊重,屢次去拜見,禮數一如往日。李肅驚起避席,禁不住思綰勇力,將肅捺入座中,定要肅完全受拜,且尊呼李肅為恩公。李肅勉強敷衍,心中委實難過。及思綰退出,急入語張夫人道:“我說此人必叛,今果闖亂,複來見我,我且受汙,奈何?”
張氏道:“何不勸他歸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