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她的畫(1 / 2)

屋子裏的下人都被打發出去了,姬朝宗和蕭雅母子坐在左下首的位置,姬老夫人仍舊端坐在羅漢床上,她手裏握著一串小葉紫檀的佛珠,這會正目光複雜地看著姬朝宗。

她膝下有兩個孫兒,一個孫女,但最疼愛的無疑是姬朝宗。

在她眼裏,她這孫兒是沒有一絲缺點的。

事實其實也差不多,姬朝宗出生的時候紅光滿天,後來更是連著下了幾場雨,解了南陽幾月的旱災,成了南陽人心中的福星,很小的時候又顯出不同於常人的聰敏,姬家同輩的兒郎沒有一個比得過他的。

明明可以走封蔭的路,偏偏要考科舉。

旁人要花費數年,甚至數十年,才能在科考占得一席之位,他卻輕輕鬆鬆就折了桂。

後來又受天子委任進了都察院,兩年外派的時間,不知治理了多少貪官汙吏,如今升任二品右都禦史,雖然上麵還有一個左都禦史,但誰不曉得那位嚴大人已經年邁,用不了多久,整個都察院都是他的。

才學、秉性、身世、地位……

姬朝宗在許多人眼裏,的確是找不出一絲缺點。

因此在他的親事上,姬老夫人是斟酌又斟酌,可即便如此,放眼整個京城,她也找不到一個中意的孫媳婦……顧家這次是意外,但事情發生了,也不能不給人家一個交待。

可她心裏難免替他覺得委屈。

四品侍郎的女兒,哪裏配得上她的孫兒?也是因此,她才會在要開口的時候還諸多猶豫。

她不開口。

蕭雅也不說話,同姬老夫人一樣,她心裏也是不滿意這樁親事的。

倒不是因為顧家那個身份背景。

做母親的,總是盼著自己的兒子能娶一個自己喜歡的人,人生幾十年,最不能隨便的便是親事……事情發生到現在,他們一直不曾向顧家開口,也是想問問姬朝宗的意思,倘若六郎不願,那她寧可多給顧家一些貼補,也斷不會勉強了他。

相比兩個長輩的猶豫,姬朝宗卻十分閑適。

他手裏握著的茶盞是官窯出的白玉盞,透麵的白玉,入手生溫,找不出一絲瑕疵,裏頭的茶是今年才進貢的君山銀針,統共才得了幾兩,宮裏知道他回來,又知道他一貫愛喝這茶,便又勻了一半出來。

這會他修長的手指輕搭杯麵,看著裏頭碧浪清波,很是好看。

他是不介意陪自己的祖母和母親坐一會,對家人,他總是有耐心的,可有些事,卻不值得他費這個時間。眼見過了這麼久,還不曾有人開口,他目露無奈,隨手把茶盞往旁邊一放就看著姬老夫人開了口,“祖母,你有什麼話就說吧。”

“六郎……”

姬老夫人還是有些猶豫,“你覺得顧家大小姐如何?”

姬朝宗連那顧家大小姐叫什麼都不知道。

那日他暈暈沉沉的,隻記得有人把他拉到山洞,至於後來發生了什麼,他是一概不知,等醒來後聽到母親說的那番話,他雖驚訝,卻也隻是覺得好笑。

起初那人把他費盡心思從雪地裏拉出來的時候,他還覺得這人不錯。

原來,

也不過是個想上位的女人。

他雖然昏迷,但自己是個什麼情形,怎會不知?哪裏用得著一個女人脫掉衣裳替他驅寒?不過,也無所謂,女人對他而言並不是什麼必需品,他也從來沒想要在這些事情上多費一些心思,隻要她乖巧聽話,不惹事生非,他不介意如她所願。

左右,

她也救過他。

因此,如今對這位長相不知,名字不知的顧家大小姐,姬朝宗還是掀起寡情的唇,吐了聲,“尚可。”

能從他嘴裏聽到一句“尚可”,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姬老夫人一時心裏也說不出是個什麼想法,一麵是覺得顧婉那個家世著實是委屈了他,一麵又覺得救命之恩若不報,傳出去,他們姬家像什麼了?統共也不知道猶豫了多少回,她撚著佛珠輕輕歎了口氣,最終還是開了口,“早些你沒回來的時候,我同你母親也商量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