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墨家絕學(2 / 2)

張潛甚至根本沒聽過,什麼《墨家四經》。並且,後者這個軍器監少監,也不是像官麵上介紹的那樣,依靠向朝廷進獻風車和機井圖譜而得。

張潛之所以升官速度快過弩箭,其中絕大部分人原因,是當神龍皇帝李顯被長頸鹿堵在了紫宸殿的危急時刻,他身邊數十名文武官員裏頭,隻有張潛和周建良兩個人舍命衝了上去。

“想要在張某這裏,先予之,再取之,你拿出來的東西,總得有點兒價值才好!”將信箋隨手丟給站在一旁,噤若寒蟬的紫鵑收起,張潛笑著展開了畫在綢緞上的圖譜。

作為來自工業革命時代之後的人,他真的不相信,誕生於公元前的機關圖譜,對自己能有什麼吸引力。那時候,生鐵剛剛出現,人類應用最廣泛的金屬還是青銅。生產工具大部分都是木製,取暖靠抖,交通靠走,通訊靠吼……

然而,就在將圖譜展開的刹那間,他的笑容,就僵在了臉上。

一共有二十四幅圖,全都是用絲線刺繡在綢布上的。線條簡潔清晰,就像一幅幅簡筆畫。然而,每一幅簡筆畫草圖,都衝擊了張潛想象力的極限。

第一幅草圖,是三輛獨輪車。每輛獨輪車都由兩根木杆,夾著一隻車輪構成。車身上麵架著三塊木板,車尾部豎著一根木頭釘子。

最左側的獨輪車,是行進狀態。釘子折疊於木杆之下,不影響人力推校車身上麵的木板一張橫在正前方,另外兩張向內翻折,豎在車身左右側,剛好與橫板一道,構成了半封閉式車廂!

如此,無論是用來推糧食,還是用來推貨物,裝車之時隻要稍微注意一些,便不用擔心所載之物在運輸中途掉出。

中間和右側的獨輪車,則是停止狀態。釘子放了下來,砸入地麵,阻止車身前進或者後退。橫在車前的木板位置依舊,翻折於左右兩側木板,則向前推平,與橫板一道組成護牆。中間這輛獨輪車右側護板展開後,板尾部的凸起,與右側那輛獨輪車的左側護板上展開後的凸起、互相咬合在一處,嚴絲合縫!

如此,兩輛獨輪車並排停放,展開護板,就能為六到八名士兵提供保護。如果二三十輛獨輪車並排前行,便是一道移動的盾牆!

在此牆前,敵軍的騎兵和草原民族精通的馳射之技,將毫無用武之地。而中原的戰士們,卻可以憑借盾牆的保護,鎮定地從獨輪車上取下強弓硬弩和利箭,對目標展開屠殺!

第二幅圖,是三個木頭箱子,上麵各自連了兩根長長的大毛竹。一根毛竹高高地豎起,一根橫放。橫放的毛竹用力下壓,豎起的毛竹頭部的圓孔處,便會將液體噴向高處的敵軍或者敵方的武器。兩根毛竹同時豎起,中間拉上繩網,便是一架帶著底座的雲梯。

兩隻箱子連同毛竹相對擺放,則可以構成一座簡易橋梁,無視對方所挖掘的壕溝。如果是多隻箱子稍加組合,則是一艘簡易渡船,輕而易舉地幫助士兵渡過華夏北方的大部分河流……

第三幅圖,好像是三輛木製的塔吊,不但可以吊裝重物,互相組合後,能夠變成壓製城頭上弓箭手的大型井欗。而部件稍變化,就是一輛投石機,或者是另外一個時空中所的旋風炮……(注:投石車在中國出現得很早,但襄陽炮則為引進技術。)

第四幅……

第五幅……

……

每一幅上麵的器物,都是簡單的木頭,繩子和毛竹等材質所造。但是,每一件器物,都達到了戰國時代的科技應用極限。而個別器物之設計,則直接跨越了另一個時空曆史上的漢、唐、宋、明,觸摸到了工業革命的邊緣!

最後一幅圖上,隻畫有一個器物,而不是幾件器物組合。當張潛的目光移到上麵,刹那間,他全身上下的頭發都豎了起來,大汗淋漓。

那是一個沒完工的圖譜,很顯然,其設計者,也沒有把握,自己的想法能否在現實中兌現。

圖譜中,所用到的耗材,依舊是木頭,竹子,繩索三樣。

木頭打造成了馬車的車廂和巧的車輪,竹竿組成了兩隻巨大的翅膀和兩隻巧的翅膀,橫著捆在車箱和車廂末賭上方。

而在車廂末尾,則由一組竹子做成了噴管。

噴管處,無聲的火焰燃燒,將沒有挽馬的馬車,直接推上了雲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