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有句老話,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我家老爺子不忍饑受凍,也沒能熬過他七十三歲的那個寒冬。
他是中了風才癱瘓的,在床上躺了兩年都說不出話,但走的那天卻忽然開口把我叫到床邊,給我交代了一件事情。
他說家裏的棺材作坊裏麵,有一口大棺材,是西山一戶姓趙的人家老早就訂好了的。生意人要講誠信,不管到了什麼時候,都要給人家留著。老爺子說完這話,就撒手西去了。
這一晃就是三年,照規矩,逝者三年冥誕的時候,要燒一棟紙做的房子和轎車,還有一些伺候的紙人。
家裏是做白事的,這些東西家裏倒是不缺,可恰好要給老爺子上墳的前一天,家裏麵的裱紙賣光了,老爹不得不連夜到鎮上去買。
可是直到第二天早晨,他還沒有回來。
家鄉的規矩,冥誕燒紙房子要趕在正午之前。
眼看著就快要到正午,老爹還是沒有回來,老娘也有些急,催促我道,“都這時候了,你爹還沒回來,怕是在路上耽擱了。小彎,你去作坊裏拿些黃紙上山去,好歹讓墳頭落點灰,別讓人家說閑話。”
家裏的作坊,一般情況下,老爹是不允許我和老娘進去的,說是幹這行的規矩,婦人和孩子要離遠點兒。但若是忙起來,老爹也會讓我進去搭把手,但不允許我亂碰裏麵的東西。
作坊被隔成了前後兩間屋子,前屋放著一些黃香裱紙,後麵放的是棺材。
我長這麼大,裏屋還沒去過。以前總覺著奇怪,棺材又不是多貴重的東西,裏屋還要特意上把鎖,也不知道防些什麼。每當我嘀咕這件事情的時候,老爹總會拿著煙槍敲打我,讓我別瞎琢磨。
可十二三歲,正是狗膽潑天的年紀,對什麼事情都覺得好奇,什麼地方都敢去闖一闖。現在老爹出了遠門,老娘又不敢進作坊,我一下鉚起了膽子。
我躡手躡腳到了後屋的房門,伸手在銅鎖上一拉,沒想到一下子就開了。細胳膊細腿的我,哪有什麼力氣,肯定是老爹忙得忘了上鎖。
推開門我就鑽了進去,屋子裏沒有窗戶,大白天的一片漆黑。但給我的第一感覺並非是這個,而是這屋子裏麵出奇的冷,甚至比屋外三九天的東北風還要冷。我退出房門,找到了半截蠟燭點上,再推門一看。
身前幾步的位置放著一口大棺材,這棺材就放在地上,足足高出我兩個頭。
這樣高大的棺材我從來沒見過,心中有些好奇。
驚奇之餘,我也想起了老爺子臨走前給我說過的話,這棺材應該就是他交代的那口。
棺材用黑色的帆布裹得嚴實,上麵落了厚厚的一層灰。好奇心使然,我拉開了帆布的一角,想要看看這棺材究竟有什麼地方值得這樣遮遮掩掩的。
可這一拉,裏麵的東西將我嚇得一個趔趄,手中的半截蠟燭也差點杵在地上。那是一張煞白的臉,臉上五官不全,隻有一顆漆黑的眼珠子。
倒頭一看,卻是讓我發現了真相,帆布下麵露出了半截紙人的身子。我皺了皺眉,莫非剛才那張臉是這紙人的?
想到這裏,我壯著膽子再次拉開了帆布,果真是紙人。我心中咒罵了一句,拍了拍身上的塵土,本打算起身離開。可剛走兩步,又想起老爺子冥誕沒有紙人燒,心裏一琢磨,抱著這紙人就出了作坊。
到老爺子墳頭,我將黃紙和紙人點燃,紙錢燃盡,便要離開,可剛一起身,從白灰裏麵,滾出一個小球落在了我的腳邊。
我心生好奇,將之撿起來,拍了拍上麵的灰塵,放在手心裏把玩。這珠子有鴿子蛋大小,通體幽黑,摸上去十分光滑,倒是有些像大一點的彈珠。
可奇怪的是,我盯著它看了幾秒,竟覺著有些目眩,腦袋一陣昏沉。
當我重新有意識的時候,周圍亮堂堂的,耳邊響起了老娘的說話聲,“小彎好像醒了。”
我睜開眼一看,發現自己正躺在床上,老爹老娘坐在床邊,臉上寫滿了關切。我撐起身子來,一臉茫然。
老娘心切,問我累了怎麼不回家,反倒趴在老爺子墳頭就睡了。我腦袋有些發懵,也沒回老娘的話。
吃飯的時候,我有些心不在焉,一直在琢磨自己為什麼會躺在墳地裏就睡著了。想來想去,認為多半和那顆珠子有關,我下意識的摸了摸自己的衣兜,並沒有發現那東西,興許是掉在墳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