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尋寶鏡(1 / 3)

1、尋寶鏡

唐武德元年五月,李淵稱帝,建立唐朝。

老年時,北方突厥與突利二可汗率兵不斷南下攻掠唐境,長安受到嚴重威脅。

李淵的次子李世民驍勇善戰,封秦王,奉命領兵出戰,施反間計,使突厥、頡利互相猜疑不戰,引兵退去,不戰而勝,浩浩蕩蕩搬師回朝。

太子李建成生性懦弱,毫無主見,聽信讒言,誤以為二弟李世民回朝之後,他太子之位將不保,遂與四弟齊王李元吉合謀,意欲將回朝的李世民一幹人等,於玄武門殺之。

豈料,李世民一向待人寬厚,在朝中頗得人心,早有人將太子與齊王密謀之事告之李世民,李世民驚怒兄弟竟然如此絕情,於是將計就計,發動了曆史上最為慘痛的“玄武門事變”,殺其兄李建成、其弟李元吉,奪得皇位繼承權。

並默許將李建成與李元吉兩家上下斬草除根。可憐李建成與李元吉兩家,上至太子妃,下至奴婢,均無一幸免。

李建成育有五子,長子早夭,其餘四子均已封王分疆,皆被新帝李世民以各種理由召回長安,跟著也以莫名的理由而誅之。

傳言,兩家遭到慘絕人寰的血洗,連園中飛鳥都不放過,太子府與齊王府裏血流成河,血腥味飄在長安城上空,久久都不能散去!

風蕭蕭,雨綿綿,冤魂怨氣難消!

那場大雨下了三天三夜,也未能將兩家的血腥洗去,文武百官縱然心生憐憫,但都迫於新皇威懾,為求自保,無一人敢出來為兩家說一句公道話,更無人敢出來為此求情,應了那句:各人自掃門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

然而,在充滿血腥的長安城附近的一個山頂上,一個十歲左右的孩子冒著大雨,屹立在山頂上,整個繁華的長安城就在他的腳下,而在他的眼裏卻顯得那樣的殘忍無情。

他略顯稚嫩的臉上沒有任何表情,看不出是悲傷或是高興,隻是冰冷的眼中,閃著熊熊仇恨的火焰。

那場雨一直下了三天三夜才停,而那孩子就一直站在那山頂上,一動也不動,直到雨停,直到身後來了走來了一個中年男子。

“走吧,孩子,你已經在這裏站了三天三夜,身體會吃不消的!”聲音裏透著濃濃的關心。

那孩子再次抬頭望了一眼繁華的長安城,冷冷地說出一句話:“總有一天,我還會再回到這裏!”

*******************************

十多年後,唐太宗李世民下令為太上皇李淵修建大明宮,可剛動土沒幾天,李淵便撒手人寰了,辦完李淵的喪事之後,未建成的大明宮仍繼續施工。

工匠們挖著挖著就挖出了一個寶物——一麵巨大的古銅寶鏡。

傳言,那麵寶鏡高五尺九寸,寬四尺,麵若太陽,金光閃閃,背若月亮,清輝可鑒,四周花紋古樸,塵埃不沾。

經太宗皇帝身邊的魏征鑒定,原來,這麵寶鏡就是有名的秦鏡,它一直珍藏在秦始皇的鹹陽宮中,卻不知為何流落到此?

傳說它有一種奇異之處,若從對麵來照鏡子,裏麵則映出人的倒影,如果以手撫胸,就能照見體內的五髒六腑,影象十分清晰,毫纖可見,還傳言,女子若是天天照此鏡,必定能越來越美麗!更重要的是,它能照出臣下的忠奸,照出國運之興衰,隻要誰擁有了它,就等於是擁有了整個天下!

太宗皇帝大喜,吩咐待大明宮建成之日,便將寶鏡高掛於正殿之上,作為大明宮的鎮宮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