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龍林順街往東走,盡管是在日本鬼子的占領下,盡管到處是便衣特務,但是老百姓並沒有被嚇到,依然生活著、依然貿易著。竹杆巷裏依然車水馬龍,車鋪麵坊,櫛比鱗次,商會衙行,競相爭市。竹杆巷中段路南有魯西南最大的農貿市場,五材百貨,堆積如山,江南的竹木瓷器、絲絹服飾,北口的皮毛山貨,各州、府、縣的農村產品等等,都在這裏貿易集散,白天市場裏車馬轔轔,人聲鼎沸;夜晚更是通宵燈火,生意濤濤。
龍林不敢往市場裏進,進去擠出來就難了。他在市場口的路邊上“望洋興歎”。
龍林繼續往東走就看見了宏大的東大寺。離東大寺西大門還有五十米的樣子,他停下來,往左右看了看,他已經感覺到身後有兩個影子在跟蹤他。你想啊,在竹杆巷街上不乏穿大褂戴禮帽的,不乏西裝革履吸洋煙的,但是像龍林這樣倜儻瀟灑、幹淨利落的人不多,因此,他走到哪裏都非常咂眼,難免不引起人的注意。龍林視而不見,仰起臉遠距離看這座紅磚碧瓦。金光燦爛的寺院。
在濟寧上學幾年,經常看到順河東大寺,還真不知道它的來曆。反正時間還寬鬆,不訪過去細觀一下。龍林這樣想著就往前走去,躲在街邊裝吸煙無事的兩個家夥也跟上去。
龍林來到寺前,通過石坊走進大門,正駐足抬望班克樓,從一邊的門房裏走出一名管事的人,一看就是寺裏的阿訇,六十多歲,一身肥大的黑罩衣,胸前一部雪白的胡須,頭戴一頂白色的回回帽,老人很客氣:“先生,敝寺除了做禮拜時平時不開放。”
“老先生,沒關係,我就在這裏看看就行了。一直以來非常崇敬這個地方,但是作為家鄉人卻不了解它的來曆。”
“一看你就是個知書達理的人,”老阿訇打量著這位氣度不凡、彬彬有禮的年輕人,說:“咱們濟寧自元朝初年開濟州運河就帶來了福運,全國各族的人都向這裏彙聚,咱們濟寧的地麵上就有二十二個民族在這裏落戶,就咱們城裏光回民就有三四萬,清真寺九座,有順河東大寺、柳行東大寺、越河北寺、越河南寺、楊家園清真寺另外還有女寺兩座,一座在方家大院,一座在越河南路西。這個寺建於明朝洪武年間,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特令在濟寧建的,因為在他打江山時,回民將領常遇春、胡大海在濟寧一帶戰功卓著,胡大海去世後欽賜葬在濟寧並建寺,以昭後人!
“濟寧自古出英雄啊!“龍林感歎到。
“既然你這麼感興趣,就是對我教 的尊重,你就進去隨便轉轉吧,咱這個寺在全國的清真寺中也是享有盛名 的。”
“那好,就謝謝老人家了!”
既然如此,龍林就索性細觀一下家鄉的這座著名的清真寺。
這座寺 的主體建築和其它的中國古建築群一樣,都按中軸線排序,由西往東,序寺、大殿、望月樓三大部分。它以中國宮殿式為主體,又融合了阿拉伯伊斯蘭教的建築風格。龍林來到大殿前,它由抱廈、正殿和窯亭組成,抱廈深兩間,闊五間,雕梁畫棟,寬敞明亮。正殿,殿門十二扇,全是用雕刻著阿拉伯文組成的花紋圖案的金絲楠木做成。正中門上懸有乾隆禦筆欽賜保護回民的金字匾額。門上著鎖,進不去,從窗欞上瞅裏邊,隻見二十四間宏大的廣廈。離遠些看,整個大廈,頂上是黃綠琉璃瓦,正脊、垂脊均飾有盤龍、走獸、鴟尾花紋的琉璃瓦,脊頂吻獸高三凸,鬥拱交錯,飛簷弓翹,頂上嵌著兩麵十六條滾龍,中間兩顆大明珠,六角樓頂托有刹式風磨銅鼎鎏金寶瓶,造型精巧,光彩熠熠。
龍林就地又看了一會兒後邊的望月樓就往回走,到門房站住對屋裏的阿訇說:“謝謝老先生了!”
“還進屋來喝茶嗎?”
“不耽誤你了,告辭。”
“走好,湊空再來!”
走出清真寺,龍林想,那兩個盯梢肯定就在不遠處,我越回避他們,他們越會懷疑,但是,他們也隻是感到我可疑而已,絕不會知道我的真實身份,畢竟這麼多年不在濟寧了,起碼,這兩張麵孔以前都沒見過。老百姓有句話,軟的怕硬的,硬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今天就扮演一次亡命徒的角色,把這倆家夥嚇跑!
龍林點上一支煙,四下裏尋找,果然,兩個盯梢正躲在對麵的一根電線杆後邊。
“嘿嘿!”龍林暗自一笑,“我今天讓你們知道鐵匠的砧子石匠 的鏨子才是硬的哩!——再藏,再藏也看見了,不知道馬王爺的三隻眼!”
龍林摸出墨鏡戴上,叼著煙晃蕩著穿過馬路,直奔兩個便衣,便衣做賊心虛倒毛了點,想開溜已經來不及了,趕緊把手插進褲兜裏裝拉呱。龍林狠吸了兩口煙把煙頭扔掉,跨著步到他倆麵前。
正所謂:學會短打四路查走遍天下都不怕,更何況龍林早已是十八班武藝在身!
“恁兩個小子是打啥家什兒的,“龍林揚眉瞪眼地問,”怎麼跟丟了魂似的在這裏瞎轉悠?“
“俺倆沒事兒——”
不等他們說完,龍林截住話:“沒事別找事!年紀輕輕的不幹點正事兒,淨幹這些遛溝子爬崖子 的事,學點兒好!“
“說話這麼難聽!“瘦高個便衣說。
“想好聽?好聽上戲班!“
矮胖子便衣呆著臉問:“你是幹什麼的?“
“我是打仨的攜倆的,專過來揍你倆的!“
高個一拍腰:“你知道我們是幹什麼的?”
“我管你們什麼山貓野獸,不服氣試試,馬路上寬敞——”
龍林大拇指指著大馬路拉著要過去的架勢。
兩個便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知道碰上硬茬了。瘦高個耷拉頭了:“這位大哥,俺倆又沒惹 你,你哪來這麼大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