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有對婆羅門夫婦,他們財富無數,可惜沒有兒女可以繼承。他們害怕一輩子積集的錢財被別人侵占,因此彼此約定,壽終前吞下金錢,把財寶一並帶走,以便黃泉路上有充裕的資糧。
這對夫婦先後去世,當時的民俗,死人不埋進土裏,放置於曠野的樹林中。屍體經過日曬風吹,日久膨脹腐爛,吞下的金錢自然暴露在外。有一位賢人看見他們身爛錢出的景象,不禁湣然流淚,感歎人世的慳貪無知。他取下屍體的金錢,禮請佛及僧眾,供辦飯食百味,為這對夫婦消愆求福。
走上黃泉的慳吝夫婦,他們在自己臨終前,把金錢吞下,妄想永遠占有財物,不知死時曝屍野外,雨淋日曬,最後成為狼犬的一餐美食。生前積集百千財寶,死時一文也帶不走。
吞下金錢的夫婦,企圖留住他們生命的美好和富足,就像我們每一個人,一生拚命追尋夢中的桃花源,用地位、威權、財利、事業、情感等等,去訂做幸福美滿的城堡,祈求自己事事如意,無風無雨。
世間的桃花源,像波上泡影,電光石火,瞬間影像,生滅音響……佛陀當年離俗出家時,父親淨飯王哀情懇求,悉達多太子非木石無情,但他渴求解開世間的謎底,他向父親說,隻要您可以回答我的四個問題,我就不出家。悉達多的四個問題,至今仍是世人不斷追尋的生命答案。
第一,誰能告訴我,生從何來?未生我之前,我又是誰呢?
第二,誰能告訴我,如何阻擋衰老的來到?誰能使我白發不生,永享青春的美妙?
第三,誰能告訴我,世界上有沒有人可以不病不惱?不受到病魔的摧殘,讓我的肌膚永遠光澤,讓我的背脊永遠像玉樹挺立?
第四,誰能告訴我,有沒有不死仙藥,使我生生世世和親人相守,恩愛不離,沒有生離死別的痛苦?
悉達多太子為了解開心頭“生老病死”的疑惑,毅然出家修道六年,終於在夜睹明星的一刻,悟得緣起法,成就大覺的佛陀。四個問題的萌發,圓成一位至尊無上的聖者,我們從這則“死後吞金”的譬喻,是否警醒到有什麼是死後能帶走的?我們的一生要留下什麼給別人?留下金錢不如留下慈悲,留下名聲不如留下恩惠,留下產業不如留下信仰,留下利益不如留下懷念。
星星會隕落,鑽石也會粉碎,唯有慈悲信仰的功德,水不漂,火不燒,惡風傾動不了,任憑人間蝶去鶯飛,心田自有半畝桂樹,墜粉飄香,襲人衣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