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二總是認為自己的觀點和做法才是正確的,任何事他一定要親身體驗過,才會相信。

有一次,村裏的孫三上吊自殺。毛二聽到消息後,對太太說:“一條繩子真能吊死人嗎?我實在無法相信。”太太隨口說:“你不相信,自己去看看就是啦!”聽了太太這麼說,毛二果真跑到孫三家一探究竟,證實孫三確實死了。

盡管如此,毛二還是心生懷疑,他決定晚上親自試試。好不容易等到妻子兒女都入睡了,毛二躡手躡腳地走到客廳,將一條繩子拴在梁上,站上板凳,脖子往繩圈一套,雙腳一伸。“啊唷……”毛二的脖子被繩子勒得難以呼吸,整個人懸在半空,慌張的亂踢蹬、猛掙揣。

房間裏的太太被毛二掙紮的聲音吵醒,出房門一看,嚇得大呼救命。鄰居聞聲趕來,將毛二救下。誰知道,毛二竟然對大家說:“上吊雖然很痛苦,但是我發現一條繩子是吊不死人的。”

毛二拿自己的生命去印證一件錯誤的行為,看來愚癡,卻引發我們思考一個問題:現代人對信息的接受程度及判斷能力,是不是也失去了自己的立場?

如果盲隨流行,沒有自己的主張和正確的思考,不但沒有益處,反而會形成錯誤的價值觀,模糊自己的方向。像是媒體對自殺事件的大肆報導,引起社會一陣仿效風潮;像是學生在選擇科係時,不清楚自己的興趣和目標,一味跟從時下熱門的科係、行業等等。

麵對信息、麵臨選擇,我們應該理智。心裏有一把尺,能夠明辨是非、知判斷,清楚自己真正的需要和興趣,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才不至於在紛亂的信息叢林裏迷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