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板橋畫竹(1 / 1)

清朝畫壇革新派“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畫風崇尚自然,他曾說:“餘家有茅屋數間,南麵種竹……秋冬之際,取圍屏骨子,斷去兩頭,橫安以為窗欞,用勻薄潔白之紙糊之,風和日暖,凍蠅觸窗紙上,冬冬作小鼓聲。於時一片竹影零亂,豈非天然圖畫乎?凡吾畫竹,無所師承,多得乎紙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

鄭板橋之畫以竹蘭見長,據說他筆下的竹蘭極為傳神,幾可亂真。話說有一回,鄭板橋到朋友家中作客。酒席間,朋友請板橋在家裏新砌的一道牆上作畫,板橋知道推不掉,便請朋友磨一盆的墨。待朋友將墨準備好後,板橋悠悠然走到牆前,伸手往盆裏一沾,隨即在牆上抹了起來,接著竟然將整個盆子端起,往牆壁一潑灑,弄得滿牆烏黑。

如此情景,朋友看在眼裏很是惱火,原來的美好構想,卻變成一片漆黑,這下子塗掉也不是,就隻好勉強留下了。

沒過幾天,一個老人路過,不禁為這道牆吸引,駐足觀賞起來。這朋友瞧見,好奇地問:“老先生在看什麼?”老人指著牆說:“這畫一定是出自名人之筆吧。”朋友沒好氣地說:“什麼名人,隻不過是一個朋友用手隨便抹抹的。”老人又問:“這畫完成後,有沒有發生過什麼奇特的事情?”朋友回憶半晌,答道:“有,一天下了一場雷雨後,這道牆前麵死了上百隻麻雀。”老人仰天大笑:“是,是,是,一般人看不出他畫的是竹林,隻有在閃電一照下才能見得。這群麻雀把它當成竹林子避雨,才會撞死在牆前的。”

朋友“不識貨”,以為鄭板橋胡亂塗鴉,怎麼會知道這畫可是曠世之作。想想,我們是不是也常常“不識貨”,錯失得來不易的好因緣,錯過難遭難遇的好機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