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7:徐階首輔嘉靖胡作非為(下)(1 / 2)

10·4·47:徐階首輔嘉靖胡作非為(下)

嘉靖皇帝的愛犬虯龍,暴病身亡。聖上哭得死去活來,一氣之下,要將凡接觸過虯龍之人,統統陪葬。茲事體大,倘若真是這樣,那將是皇宮裏一場空前浩劫。在場人等束手無策,唯徐階沉著冷靜,他急中生智,為嘉靖出了一個金棺銀槨,以王禮厚葬虯龍之主意。

果然博得嘉靖歡喜,同時解救了好大一幹人等。可是,這金棺銀槨,需要十萬兩白銀,這錢在哪裏去找?又是徐階急中生智,將劃拔給海瑞調往雲南邊防的軍餉,暫時扣留一半,解了燃眉之急。朝廷確實沒有別的銀兩,隻有這筆錢還能暫時挪用。而這筆錢,亦是才從外地收回的鹽稅,剛剛放到國庫裏。

徐階此言一出,嘉靖眉開眼笑,立即下旨,著徐階主辦虯龍葬禮,滿朝文武百官,不得等閑視之,全部披麻戴孝送葬。聖旨一出,盡皆嘩然,大小官員議論紛紛,有人放出話來,真要為一條狗戴孝送葬,便不做這個鳥官了,一定掛冠而去。有人則說,倘若因此掛冠去職,便是忤逆聖意,皇上定要將他滿門抄斬。言者無心,聽者有意。到頭來,還真沒人敢忤逆聖意,掛冠去職,一個個都乖乖地穿上孝服,為虯龍送葬。

一條狗的葬禮,以王待之,滿朝文武百官,披麻戴孝,恭送出宮,直達安葬地點。送葬隊伍長達幾十裏路,浩浩蕩蕩。即便是皇上葬禮,亦未必會有如此鋪張,更未做到真正的金棺銀槨。這下可好,京城一片嘩然,全國一片嘩然,街頭巷尾,交頭接耳,議論紛紛。有人趁機散布謠言,說大明王朝又要出大事,看吧,要不了多久,必將出大事。至於什麼大事,沒人想得明白,說者雲裏霧裏,玄機重重,聽者懵懵懂懂,昏昏惡惡。

漫天大雪飄飛,滿山白雪皚皚,送葬隊伍高舉幡帳帷幔,紙人紙馬,與天地融為一體,顯得是那樣的莊嚴與肅穆,更是那樣的潔淨與透明。倘若世界真的這麼潔淨透明,那該有多好啊。可是,在這潔淨透明的世界裏,卻做著烏煙瘴氣之事,且是由當朝內閣首輔大臣,徐階帶頭。天下百姓盡皆大驚失色,流言蜚語傳遍神州。

海瑞無奈地行走在送葬隊伍裏,臉色鐵青,眼中充斥著憤怒與絕望神情。他突然想到了一個嚴峻問題,要是嚴嵩仍為首輔,他絕不會采用這種方式,來拯救宮中那些無辜者。約不會眼睜睜看著聖上,犯下如此荒唐之大錯。或者,幹脆隨意拖出一二個看不順眼的太監或者宮女,處死,以泄嘉靖怨忿,盡量減少牽連更多的人受死。又或者,還有更好的辦法,既不讓人受死,亦不會花掉這麼多銀兩,鋪張這麼大的排場,去安葬一條小狗。更不會讓聖上獨自糊塗,背負這種荒唐惡名。

以嚴嵩多年領政之智慧與經驗,海瑞想,他是有辦法做到兩全其美的。徐首輔,自己的恩師,自己追隨與崇拜、景仰到無以複加地步之人,居然就這點能耐,拯救得了宮廷裏的宮女太監,卻拯救不了天下蒼生,徒讓聖上背負惡名。皇帝有這樣的首輔,簡直倒黴透頂;百姓有這樣的宰相,不餓死都難啊!假如自己是首輔,哪怕自個兒丟掉性命,亦絕不會縱容皇帝,去做出這種荒誕之事。

皇帝是什麼?皇帝,就是一塊供奉在祖宗廟堂裏的牌位,內閣輔臣才是具體辦事之人。而首輔,則是引導事情辦成什麼樣的關鍵人物。孟子曰:“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恩師隻怕是永遠都未曾明白,亞聖此話之深義,如若不然,絕不會任由聖上胡作非為。

倘若由我海剛鋒處置此事,即便是到了現在這一步,亦絕不會用真金白銀,為一條狗做金棺銀槨。最多鍍金鍍銀,哄哄聖上了事,一百兩銀子都用不了。即便聖上發現,哪怕拚了一條老命,都要說服聖上:形式到了,真金與否並不重要。

然則,如此之大事,海瑞豈能參與?即便能夠參與,立場不同,想法自然不同。皆因現在不是自己擔責任,便可信口雌黃,倘若真正輪到算多拿主意時,隻怕急中未必能生出智來。在皇帝麵前討生活,伴君如伴虎,在此時此刻的嘉靖帝麵前討生活,陪伴的可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老虎,而是一隻時而清醒,時而糊塗的老虎。不打起十二萬分精神應對,怕是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