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82:喜上加喜鄢府大辦婚宴(上)(2 / 2)

像王老太爺這般家庭的親家,一定不是平常人家,雖是剛從遠方搬來,能得到王老太爺垂青,不但低價讓出府邸,還將掌上明珠般的孫女鳳霞,嫁為人媳,定有過人之處。鄰居們大抵知曉了鄢氏來曆,雖是嘉靖朝罪官,卻得到當今皇上平反,不可小覷。

鄢懋卿在家裏寫請柬,寫信封。雖說這些事家裏任何一人都能做,但風俗就是如此,必須家裏的最年長者親自書寫,不管寫成什麼樣,這是代表對被邀請對象的尊重。寫成什麼樣是水平問題,由誰來寫是態度問題,是禮數問題,是尊重鄰居與否的問題。

這個事倒是歪打正著,為鄢懋卿的字很好地做了一次宣揚,在以後的時間裏,十裏八鄉的人都來找他寫字,有的人家接到請柬便收藏起來。

王老太爺亦沒少給鄢懋卿做宣揚,沒多久,周圍十裏八鄉的人,都知道落霞山莊來了一個學問很大之人,做過嘉靖一朝的刑部左侍郎,還做過總理全國鹽政的欽差大臣,即便是現在,頭上還有通議大夫封號。

當然,他們亦隱隱約約聽說過鄢大人之事,但現在親自看到人後,感覺那些傳聞都不真實,於是,大家在心裏,便拋開那些傳聞,以眼見的事實為準,與鄢府交往。開年後,便有人將自己的子女送到落霞山莊來,請求鄢老爺教他們讀書。

王老太爺還建議鄢懋卿,將二品通議大夫的招牌掛出來。鄢懋卿卻說,承蒙先帝不棄,聖上厚愛,沒有擄奪封號,但亦不能過分張揚。皇家之恩典,牢記在心即可,不可到處顯擺,以免玷汙了皇家恩情。

王老太爺見景修說得誠懇,如此謹慎,便亦隻是笑笑罷了。感覺這樣亦好,有榮耀不張揚,有委曲不傾訴,榮辱皆由平常心待之,不愧為真君子是也。

婚禮如期舉行,比萬成與子雲他們,在遼海衛牛家窩堡辦的婚禮熱鬧多了。婚禮上有兩處特殊程序,本來在當地風俗習慣中是沒有的,那就是王家老太爺與太奶奶,當地風俗不允許到男方家吃酒席,但因有鄢府喬遷新居之喜,而且又是購買的王府老宅,便必須邀請,隻是請柬上寫法不同。王家二老亦不跟在婚禮隊伍裏一起過來,而是提前趕到即可。

王家二老是在婚禮進行之前到的。唱禮單的谘客大聲吆喝道:“王侍郎家王老太爺攜太夫人駕到,恭祝鄢府喬遷新居,奉送白銀五百兩。”谘客這樣一唱,大家便都知道了,王家二老前來,並不違背規矩。而且,一送就是五百兩銀子,說明王家對這門親事,是多麼的看重,也是多麼的滿意。

所謂禮多人不怪,指的是禮數的禮,不是禮品的禮。拜堂儀式開始,眾人將鄢五爺和鄢徐氏,扶到正堂上坐定,接受新人參拜。等到拜堂儀式結束後,王管家特意安排了二位新人,參拜王家二老,再拜鄢家伯父伯母。

這個安排雖說不太符合當地婚俗規矩,卻體現了鄢王二府更加注重禮數,都是禮儀家邦,亦沒人挑得出什麼理來。

沒有邀請到的周圍村民,亦來了不少,而且,隨的禮都比有請柬的人家多。仿佛盡皆知曉這家人沒什麼家底,這回又辦這麼盛大的筵席,必將所費不菲,特意來為人家湊份子。當然,亦有人隻為看看昔日的朝廷命官,欽差大臣,到底長成什麼模樣。

好在廚師又在主家報的桌席基數上,多預備了五桌酒席的材料,不然,就要抓漿。這是廚師根據多年經驗得出的結果,盡管這樣,鄢府上下,除開鄢懋卿夫婦和鄢五爺夫婦,要陪同客人外,其他人等都沒了桌席可坐,等於是還冒出了兩桌。來的叫花子不多,亦就一桌多一人,便安排在一桌上,掛個角了事。

未時初刻,從郴州府上請來的昆劇班子到了,除了幫忙的村人,其餘都坐在院子裏看戲。一直熱鬧到晚上戌時三刻,戲才結束,大家才散開回去。兩班吹鼓手,從早上巳時開始,就輪番吹湊,直到晚上昆劇班子到來,敲響樂器,他們才結束了一日的勞作。

(精彩待續,敬請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