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這是倭國本土百年戰亂之後,碩果僅存之精英群體帶領的倭軍團隊。柳生一郎三兄弟,黑田長政、來島通久、梅北國兼等三大主將,以及絕大部分偏將,盡皆葬身海外,做了孤魂野鬼。
這種打擊,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民族,任何一個統治者,如何能承受得起?
幾場戰役,朝明軍隊人數遠遠少於自己,從一比三到一比十之比例,力量懸殊之大。倭軍兵士,久經戰爭考驗,驍勇善戰,可一旦遭遇明朝聯軍,便猶如喪失了戰鬥力的公雞,敗得竟是如此狼狽。兵力人數占絕對優勢,戰爭經驗占絕對優勢,武器裝備占絕對優勢,有這三大要素,為何總是贏不了這場戰爭?
一代梟雄豐臣秀吉,外強中幹,應是早已預知戰爭結果,憂心如焚,一病不起,活活被氣死過去。他找不到為何總是輸之原因,但他知道,倭國國一旦戰敗,便是毀滅性之打擊。倘若明朝聯軍乘勝追擊,整個國家與民族,準會滅亡。
而他,豐臣秀吉,便是這場不義戰爭之罪魁禍首。因而,倭國國內向外公布豐臣秀吉因病而亡,實際上是早已預知戰爭結果,擔心自己承擔不起這場戰爭,戰敗後之嚴重後果,在倭國天皇的逼迫之下,自殺身亡,以謝萬民。
豐臣秀吉雖然死了,但他的主導思想卻從此流傳下來,成為了倭國軍民心中的一塊病灶。
豐臣秀吉一死,豐臣家族勢力隨之而瓦解。後起之秀德川佳康為代表的德川家族,成為倭國主宰。德川佳康雖然沒有親臨這場不義戰爭,但他善於總結經驗。他發現,在決定戰爭勝負的三大因素,完全占據主導地位之情況下,還是未能贏得這場戰爭之勝利,完全是因為正義戰爭與非正義戰爭之區別。
“露梁戰役”之失敗,完全是豐臣秀吉這個戰爭狂人,發動了一次非正義的侵略戰爭,致使倭軍兵士在心理上還未進入戰爭狀態,便輸掉了這場戰爭。
德川佳康明白一個道理,強盜再凶猛,到人家裏去打家劫舍,心裏總是發虛的。倘若主人全家上下奮起反擊,定會抱頭鼠竄。因而,德川佳康發覺,應當將倭國戰略方針,從戰略入侵轉移到建設本國民眾生活之上來,隻有不斷發展經濟,國家強大,提高自身民族素質,壯大倭國國力,才有可能與朝鮮與大明抗衡。
再者便是等待,讓時間來複仇。定下了國家之大政方針,一麵發展壯大自己,一麵等待明朝這架機器之老化,從而一擊而潰,才能實現豐臣秀吉之偉大思想。
倭國軍民現狀,以及國內國際形勢之分析,不得不迫使德川佳康做出如是選擇。他感謝大明皇帝沒有乘勝追擊,沒有痛打落水狗,沒有將再無還手之力的倭國民族,消滅在汪洋大海之中。
然而,戰爭之殤,給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帶來的傷害,並不是想像的那麼簡單。它摧毀的,是幾代人的意誌與精神,以及心性與血性。麵對高大威猛的明朝聯軍,相對於矮小的倭國兵士,尤其是看到幾個大明老道如此勇猛,僥幸逃出生天後,回國便將明朝聯軍與老道士描述成為了天上之神。這一謠言之傳播,有如瘟疫般廣泛流傳,一時之間,倭島上下,談明色變。
沉痛教訓。以德川佳康為首的倭國政治集團,麵對千瘡百孔的江山社稷,在家族利益與國家利益的衝突之中,艱難掙紮,最終亦沒有尋找到一條,拯救倭國民眾於水火之中的良好道路。戰亂百年時光,修養生息卻用了二百年時光。
這就是戰爭帶來的危害。
可戰爭並不隻是給戰敗國帶來傷害,戰勝國照樣承受不起。雖說這場戰役,沒在大明土地上展開,可它帶來的負麵影響,以主戰爭的消耗,讓岌岌可危的大明王朝,雪上加霜。
此乃氣數是也。
無塵真在永安觀將三位師兄弟的遺體火化,帶回大明。
去時五兄弟熱熱鬧鬧,回時卻孑然獨行。無塵真人內心的疼痛,無法用語言來形容。倭寇悍然發動侵略戰爭,讓心係國家和民族安然的兄長鄢懋卿,內心不得安寧。為解兄長心中之急,亦為懲治不知天高地厚之倭寇,無塵真人與四位師兄弟,毅然決然前往朝鮮戰場,幫助明朝聯軍抗擊來犯之敵。雖然失去了四位師兄弟性命,卻在關鍵時刻,贏得這場曠日持久戰爭之勝利。
如此光輝戰績,不可默默無聲,應向同道宣揚。於是,無塵真人決定,回到五龍觀,便遍邀天下道觀,為四位師兄弟做一場最圓滿的法事。
(精彩待續,敬請等待)
19·6·99:五龍觀天下真人齊彙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