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大林郡議事廳內。
回到城內,王延驤清點人馬。己方死傷二十五人,其中待罪六人戰死四人,殺敵百餘人,算是小有斬獲。王延驤向王旦彙報著午後這一戰,多有稱讚火字營之語,並言趙八六與安田子之勇,頗有嘉許之意。
王旦淡淡道:“此處隻你我二人,你自誇火字營也就罷了,若有外人在場,你可莫要如此自負。”
王延驤唯唯受教。
王旦端坐主位,案幾上放著一張崇州地形圖、一塊醒木、一摞文書,一柄長刀倚在案幾之側,別無他物。
“你火字營雖勇,但軍紀還須從嚴才是。此次搶狗之事雖小,但秋毫無犯是我親口所說,你麾下那六人竟敢明知故犯,難不成眼中沒我這個大帥不成。”王旦渾身透著儒雅風範,若是卸了戎裝,旁人定然以為他隻是個文弱書生。但即使坐在椅上,王旦身上仍然透露出威嚴氣勢。
王延驤連稱不敢,道:“昔日奪得城池時,為補充軍需、激發將士血性,多有燒殺劫擄之舉。此次驟然下令秋毫無犯,可能是下頭的將士多有不慣。”
王旦瞪了王延驤一眼:“放肆。為將為卒者自當令行禁止,豈能自找借口。聖上雄心不已,現以仁德之心待百姓,百姓自然歸心,此乃帝業。昔時隻管攻城略地,不顧百姓死活,乃霸業。聖上這是想為統一天下做準備哪。”
周帝元弈即位之後,大刀闊斧地整肅軍伍,精簡士卒,選賢舉能,大改往日軍營侈汰作風。後西征南伐,擴地千裏,使大周成為西齊、南梁三國中最為強大的國家。大周多年用兵,勝多負少,周帝早有一統天下之心。
“聖上年事愈高,愈發仁德了。但就算我等步步為營,一路收買人心,想用十萬大軍一舉攻滅齊國,難於登天。”王延驤遲疑了一會兒,還是把心中疑慮說了出來。
大周僅這一路出兵十萬攻打西齊崇州大林郡,未有偏師從旁牽製,想要一路攻到齊都嘉泰城,除非孫子再世,孔明複生。
“我出師時,聖上隻是交代不可暴虐,要做仁義之師。除此之外,並無其他聖命。”王旦道:“我私自揣度,此乃聖上欲展現我大周仁義之師、王者風範之意。向者西齊、南梁風傳我大周窮兵黷武,聖上嚴苛暴虐,周軍猶如豺狼,此次我軍正要改變此等偏見。你帳下那六人已戰死四人,死則死矣,但剩下兩人雖作戰勇猛,但活罪難饒,你回去還須嚴加懲戒才是。”
“諾,末將回去便賞他二人各三十軍棍便是。”
王旦很是滿意:“令則行,禁責止,憲之所及,俗之所破,如百體之從心,將之所期也。若本將朝發令,士卒夕犯法,焉能成軍。”
“瑾受命。”
昔日周太祖殺魏出帝自立時,王旦之曾祖父王祐有擁立之功,被封為武成伯、前將軍。後王家世出虎將,竟接連當了四代前將軍,尊寵無比,王旦乃大周少有的儒將,王延驤亦有乃父之風。當日周帝第一次見到王延驤之時,見其器宇軒昂,氣度不凡,便道“將門之後當如是”,並以琉璃公主字之。
一刻鍾後,前將軍帳下僚佐副將皆已到齊。
右首邊以王延驤為首,身後恭敬站著風字營都統蔣璘、林字營都統範甲丁、火字營都統彭淹以及山字營都統馬智,以下是撫軍將軍蔡敏之、武衛將軍郭適、蕩寇將軍江元。蔡敏之、郭適、江元皆前將軍麾下勇將,軍中皆稱其為王門三虎。
左首邊以軍師王懷詡為首,身後是一班文臣。
廳室正中央是一偌大沙盤。
王旦率先開口道:“齊國已派大軍來對陣。敏之,你將探得的敵軍情況說來聽聽。”
撫軍將軍蔡敏之應諾出列道:“齊國大軍今日午後才到,結營於大林郡之東十裏之地。據斥候來報,敵軍在五萬左右,由齊國大將高觀率領。先前敵軍前鋒大將朱弛已率領五千人馬前來試探我等,被王小將軍擊退。”
蔡敏之與王旦年齡相仿,才思敏捷,年少時便跟隨王旦南征北戰,立功無算,乃軍中宿將。午後齊將朱弛的五千人馬明明是他自己擊退,卻偏偏將功勞歸於率軍出擊、小勝即回的王延驤身上,足見其為人圓潤。
王旦道:“蔡將軍守禦東門固若金湯,豈能被朱弛之輩輕易攻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