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說到麵對數十萬大軍圍攻,李承中沉著冷靜,積極部署防禦。然而由於劉軍鋒的輕敵和固執己見,導致確山、息縣失守,義陽北大門洞開。
“胡大人,傳令下去,作好準備,我們要放棄義陽,先退入雞公山,再作打算。”李承中無奈地說道。
“三弟,雖然北線失利,但我們尚有數萬士卒,且二弟還有徐將軍他們仍在堅守,勝敗還未定啊!”劉軍鋒勸道。
“是啊,如果我們現在就放棄了義陽,鄧將軍、徐將軍她們就陷入了絕境啊!”胡堂也勸道。
“汝陽軍十萬大軍入義陽,敵我懸殊,若堅守,必敗,而亦不能改變鄧、徐命運。如果我們暫且棄城,退到山裏,憑借山勢與之周旋,則可為日後東山再起保存力量!”李承中說道。“胡大人,義陽撤離的事情,就交給您去安排了。另外,立即派人去通知鄧將軍和徐將軍,告訴他們,形勢突變,不可與敵再相持,讓他們也撤到山裏去。”
“好,我這就安排。”
李承中回到府中,看到安寧和文兒在院子裏玩耍,不禁心中一酸。“爹爹對不起你們啊!”李承中走過去,抱起兩個孩子自言自語道。
若蘭聽到動靜,從屋裏出來,看到李承中有些憂傷,問道:“怎麼了,中?前方戰事不順嗎?”
“是的,我已下令放棄義陽了。”
“你別灰心,勝敗是兵家常事嘛,雖然這次放棄了義陽,我相信隻要有你在,還會打回來的。”若蘭走到夫君身邊,安慰道。“文兒,寧寧,你們陪爹爹玩會兒,娘去收拾下。”
“蘭,你等下。”李承中放下兩個孩子,叫住若蘭。
“怎麼了?”若蘭回頭道。
“蘭,你嫁給我,後悔嗎?”李承中走到妻子跟前說道。
“中,你這是怎麼啦?”若蘭笑了,“你是我的英雄,我從來都不後悔跟了你。”
“13年前,我李家受難,我帶著承平和婉兒四處漂泊,直到遇到咱爹,才安定下來。可是咱爹有蒙冤受屈。從汴梁到遂平,從確山到義陽,你和孩子們跟著我受了太多苦,如今又要漂泊無依了。難道是我前世早戀太多的孽,今生老天要懲罰我,讓我身邊的親人都不能安定嗎?”
“中,你不要想太多。”若蘭說道,“現在是亂世,何止我們一家不能太太平平過日子呢?至少你現在還有十幾萬軍隊,有那麼多跟你出生入死的兄弟啊!中,你要振作起來,為了咱們以後不再漂泊,為了天下的老百姓不再受戰亂之苦!”
“蘭,謝謝你!”聽了妻子的話,李承中重新有了鬥誌,抱著妻子說道。
“好了,你去忙吧。家裏不用擔心,撤離的時候我會照顧好婉兒和孩子們的。”若蘭說道。
雞公山風雲寨。“大哥,我聽說朝廷派兵圍剿義陽,李承中被打敗了,他棄城逃走,要來我們雞公山?”盤踞雞公山一帶的風雲寨土匪二當家許成龍走進來,說道。
“是啊,這是李承中的親筆信,所以叫你來商量商量。”大當家張昌盛說道。
“大哥,這還用商量?臥榻之側絕不容他人酣睡!這雞公山是兄弟們的,不能讓他上山!”許成龍說道。
“話雖如此,可他李承中尚有一萬多人呢,就憑我們這百十號兄弟,能擋得住他嗎?”與二當家的直筒子脾氣不同,張昌盛比較理性。
“大哥說的是。”眾人附和道。
“何況李承中到義陽來的這幾個月,聽說是與民秋毫無犯,和那些乘著亂世占地盤的豪強們完全不同啊。既是英雄豪傑,我張昌盛就不能拒絕。”
“可是……”許成龍還想再說什麼,被張昌盛打斷了。
“老二,我知道你擔心什麼。這些日子,我派了很多人去山下了解情況,對李承中這個人還算熟悉了。他是一個可以交的朋友!”張昌盛說道。
“既然這樣,我聽大哥的!”
張昌盛帶著眾人親自去迎接李承中一行。
“敗軍之人,怎敢勞大當家的親迎?”見張昌盛等人在寨門前等候,李承中走上前去。
“草民張昌盛參見都督!”張昌盛上前兩步,拱手還禮道。“都督是義陽的父母官,昌盛雖落草為寇,卻也仍是義陽之人,理應恭候都督大人!”
“大當家的客氣了!張兄雖然落了草,你的俠義之名,承中早有耳聞。最讓承中敬佩的是,張兄從未侵擾過百姓啊。”李承中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