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六回 京城之危(1 / 2)

“你是李承中?”徐世慶、鄧永輝有些吃驚。

“怎麼,不像嗎?”李承中道。

“你是朝廷的丞相,官軍的統帥,隻身一人來我軍大營,難道不怕我們對你不測嗎?”徐世慶問道。

“徐將軍、鄧將軍乃當世豪傑,雖荊州不奉朝廷,但本王知道二位將軍為人忠義,斷不會為此不義之舉!”

“李承中,你奪我城池,殺我荊州將領,你這是自投羅網!”鄧永輝拔除佩劍指向李承中,被徐世慶攔下。

李承中麵無懼色,謂鄧永輝道:“鄧將軍此言差矣。當今天下,乃大齊之天下;天下城池,皆朝廷之城池。昔日黃巾變亂,諸州不思為朝廷剿除逆賊,反而乘亂據城池為己有,對抗朝廷。今本王奉皇上詔令,領兵南征,平定諸州,乃順天應民也!何來奪你城池之說?”鄧永輝無言以對,隻得將劍插回劍鞘。

“這些年荊州雖不奉朝廷,卻從未公然反朝廷。據我所知,丞相當年在義陽,舉兵反朝廷,這恐怕比我們走的更遠吧?”徐世慶反問道。

李承中走到大帳左邊的馬紮,坐下道:“本王的確曾在義陽起兵,但完全是汝陽吳小勇逼迫甚急,為了自保。後來朝廷有意新政,便率義陽軍數十萬歸順朝廷。再者,徐將軍有一言不實。前不久,張弛未得朝廷敕封,自立為王,不是公然謀反作亂是什麼呢?”

徐世慶默然。

“二位將軍應該都知道,黃巾變亂,是先武帝朝政失誤、征討遼東損耗民力所致。”李承中說道。“然今日之朝廷,已與武帝時不同。先明帝與睿王便有意革新朝政,嚴懲貪腐,重振大齊。曾經禍亂朝堂的陳彥朗等,也已被清除。荊州以一隅對抗朝廷,終不是忠士立身之地。如今朝廷正是用人之際,承中期盼與二位將軍一道,為朝廷效力!”

“丞相所言有理,然今皇上年幼,諸州割據多年……”徐世慶仍有顧慮。

“徐將軍的擔心,本王明白。”李承中道,“皇上尚且年幼,卻受明帝與睿王教導,厲行新政,儼然一位少年英主。況現在的朝廷,奸佞已除,朝堂上下,無不爭相報明帝之恩以效皇上。再有,兵製革新,軍力日強,民心歸附,朝廷與諸侯,想必徐將軍自有量斷。”

“荊州十餘年來,與朝廷斷絕,朝廷會容我等嗎?”鄧永輝問道。

“這一點請二位將軍放心,隻要二位將軍誠心冰肆前嫌,歸順朝廷,原荊州軍統編為步軍,本王向皇上表奏二位為步軍都統。若二位有意,本王當盡全力保舉二位為一郡守官!”

就這樣,一心安邦定國,求賢若渴,為賢才良將,李承中親身赴險,往荊州軍大營勸降徐世慶鄧永輝。在李承中的誠心感化下,徐鄧二將軍率所部歸順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