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日,唐王剛到丞相府,議曹張冉拿著奏本走來。
“丞相,這本奏折,是匿名。”張冉道。
唐王接過奏折,快速瀏覽一遍,皺起眉頭。
“丞相,您看這件事怎麼處置?”張冉問道。
“你先去忙吧,容後再議!”唐王放下奏折,對張冉道。
原來那本匿名奏折,檢舉了多名朝廷重臣的貪腐行為。奏折中提到的貪腐案牽涉之廣,設計官吏品級之高,令唐王十分震驚。
“許紹,馬上去請胡堂大人、禮部耶律德、刑部胡康,還有鄧永捷,到丞相府來,有重要的事情要商議!”思慮良久,唐王對許紹道。
“是,屬下這就去!”
胡堂、鄧永捷、耶律德來到後,唐王令丞相府司直許紹、長史郭誌、議曹張冉、奏曹鄭衝、法曹黃斌、主簿梅書山一齊來一事。
“大家先看一下這個奏本。”唐王讓許紹將匿名奏本傳示眾人。眾人看了奏本,無不瞠目結舌。
“丞相,臣以為這奏折不足為信。”鄭衝說道,“皇上已有明言,檢舉貪腐,憑風聞奏事,即使無實也不問罪,他還匿名,一定是子虛烏有!”
“你說的有道理。”胡堂道。“不過,奏折裏提到的貪腐官員都是朝中重臣,不僅有內府總管徐俊達、吏部尚書王有德、大理寺卿趙懷斌這些世家子弟,還有幾朝老臣、一品大員中書令嚴振軍、尚書令許敬宗。這些人在朝中的勢力盤根錯節,據我所知有些還和割據地方的豪強反賊有關聯,檢舉這些人,稍有不慎就會引來殺身之禍啊!所以,我覺得,對於禁貪反腐,就應該要風聞處置,不能冤枉好官,但也絕不可放縱一個貪官!”
“胡大人說得對!自武帝征討高麗,大齊亂了二三十年了,朝廷在百姓的心中早已大大降低。”唐王道,“加上那些不學無術的士族子弟,憑借祖宗功德謀取朝廷各有司官職,不思報效朝廷,為民解憂,卻養尊處優,奢靡腐化,更使百姓及正直官吏對朝廷失去信任!”
“這份奏折檢舉的不是一般的貪官,嚴、徐、王、趙都是世家,可以說大半個朝廷都被他們把持,就連先皇和睿王都對他們有所忌憚,這位匿名者敢於揭露他們貪腐之事,已是莫大的勇氣了啊!”胡堂說道。“丞相,臣以為,此事我們一定要重視,必須核查奏折裏提到的這些事情!”
“百姓最痛恨的,便是朝廷官吏貪腐,如今朝廷頒發禁貪令,正是重塑朝廷威信的時機,這件事必須嚴查!胡大人,就交給你們刑部去辦!”唐王厲聲道。
“是!丞相。”胡康答道。
“胡大人,官吏貪腐,是百姓之大害,亦是朝廷之大害!你們要記住,無論查到誰,無論他是不是世家,無論他的官職爵位多高,必須一查到底,依律懲處,決不寬恕!”唐王道,“另外,告訴所有參與查案的人,為了防止收到幹擾阻撓,務必要秘密查探!誰要是泄露出去,與貪腐者同罪!”
“是!”
一封匿名奏折,竟牽出大齊立國以來的貪腐大案,唐王李承中為振朝綱,中興大齊,決心與奢靡腐化的世家決裂,欲知後事如何,且待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