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十五章 遇難弓長嶺(1 / 1)

就在劉軍鋒兵圍丞相府,下令擒拿眾人時,又一隊兵士闖進來。

“好你個劉軍鋒!丞相剛剛出征遼東,你竟兵圍相府,犯上作亂?來人!把這些亂臣賊子關進刑部大牢,待丞相凱旋回朝,交由丞相處置!”兵士解除了劉軍鋒部下的刀械後,魯王走了進來。“胡大人,張大人、郭大人、鄧大人,讓你們受驚了。”

劉軍鋒還未來得及說話,便被帶了出去。

京城突然發生的這場變故,眾人還沒明白怎麼回事,前線戰事也並不如意。

興德八年二月二十三,朝廷北伐軍收複錦州,高麗王元和令大都督楊成竹率兵屯於安東郡,自率主力退入鳳凰城。

北伐軍中軍大帳,李承中正與眾將議事。

“高麗屢屢進犯我朝,還以為他們多厲害呢,原來也不過如此嘛!”錦州的迅速收複,使北伐軍上下人心振奮,徐世忠說道。

“徐將軍,我軍雖初戰取勝,然高麗軍主力未損,萬不可生出驕躁之氣啊!”一向謹慎沉穩的劉鬆道。

“劉兄所言極是!”李承中道:“哨騎來報,元和率主力退入鳳凰城,楊成竹率一部兵馬去了安東一帶。本王以為若要根除遼東邊患,必須在軍事對高麗人以致命一擊。徐世忠、劉鬆,你二人率步兵12萬,騎兵2萬、車兵5萬,弓弩兵5萬,追擊元和,務必全殲或重創其主力!至於楊成竹在安東,本王決定親率500騎,前往探查其虛實。豫王殿下,你領其餘兵馬留守錦州,負責接應大軍及朝廷發運過來的糧草!”

“是!”

“丞相,楊成竹所部情況未明,您去太危險了,還是坐鎮錦州,我派人去吧?”徐世忠道。

“徐將軍你全心追擊元和,探查楊成竹所部的事由本王來辦!”李承中道,“為三軍統帥者,當察敵方詳情及戰場形勢,豈能空坐後方瞎指揮嘛?”

卻說李承中率500騎兵至安東郡境內,行於弓長嶺一帶。

“丞相,此處地勢險峻,恐有伏兵!”前方隻有一條小道,兩邊皆是茂密的樹林,副將警覺道。

就在這時,突然從兩側密林中射出雨點一般的箭矢。副將一麵揮刀躲劍,一麵對護著李承中:“丞相,快進叢林!”

原來元和率高麗軍主力撤往鳳凰城之時,暗中令楊成竹率兵兩萬在弓長嶺、大黑山一帶設伏,以備朝廷大軍由安東郡進入高麗國本土。

李承中隻帶了500騎,根本無法阻擋楊成竹的伏兵。李承中在將士們的保護下從密林中撤退,直到一處山崖。

身後楊成竹的追兵步步緊逼,麵對眼前的懸崖,李承中仰天長歎:“想我李承中征戰十餘年,今日竟折戟於此絕地!”言畢縱身跳入山崖。

卻說袁俊自對周世基失望後,便獨自潛回遼東組織義軍抗擊高麗。由於元和多次圍剿,義軍損失慘重,袁俊率義軍餘部撤到安東郡山林中。這日義軍打探到李承中率步騎進入安東,袁俊擔心李承中所率兵力太少,可能遭遇高麗軍襲擊,而義軍與高麗軍多次苦戰,力量不足。於是袁俊前往錦州城,向豫王耶律華稟明這一情況,請求豫王派兵增援安東以防不測。

不料,豫王以“丞相嚴令留守錦州,萬不可輕出”為借口,拒絕出兵。

三月十九,大軍包圍鳳凰城,就要活捉高麗王,殲滅高麗軍,這時卻來丞相在弓長嶺遭遇伏擊,生死不明。

聽到哨騎來報這個消息,徐世忠頓時大怒,“耶律華這鳥人,為何不出兵救丞相?我這就回錦州去,丞相要是有個三長兩短,我定將他碎屍萬段!”欲知後事如何,且待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