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京師大書院(1 / 2)

京師順天府那高達三十二丈的城牆遙遙在望,青灰色的城磚逐漸在眾人的眼中清晰起來,這讓走了將近兩個月的幾個半大孩子的情緒也慢慢高張。

軒轅嵐冷眼看著那高聳的建築,它既是京師順天府百五十萬軍民的保衛者,也是藍鷹帝國赫赫國威的展示者。隻是,自朝廷南渡以來,這國威還剩餘多少,值得商榷。

進得順天府,以玄武大街為隔,將整座外城分為不規則的東西兩城。入目滿是做買做賣的商賈鋪戶,人頭鑽動,客流洶湧,衣著鮮明,樓宇林立,讓軒轅嵐兄妹、任誌堅這些頭次來到京師的人大開眼界。

一行人的到來,令陶朱行的東家著實欣喜,而寧家今任東主寧海遠更是喜出望外。

倒不是這位寧家東主有多看重軒轅嵐,恰恰相反,出身商賈的寧家東主,對於龍天行、方聞達的熱情,遠遠超過了對軒轅嵐的迎接。

龍天行雖是黨錮在身,但是今上幾年來漸漸淡化黨錮事件的政策,作為久居京師的商賈還是可以看出來的。更何況龍天行當初在京師曇花一現後,身價直線看漲,內中微妙,寧海遠這個精明的商人早已反複揣摩多次。

方聞達更是不需再提,憑借“方家直係繼承人之一”這塊金字招牌,隻怕三五年之內,就會成為吏部高官了吧。

但是,讓寧海遠大跌眼鏡的是,方聞達在進入寧家後,處處站在軒轅嵐身後,凡事先看軒轅嵐的臉色。不僅如此,就是寧海遠自己的女兒,一年前已經暗自接掌陶朱行部分業務的寧藍雲,也對軒轅嵐畢恭畢敬,禮節超出了普通師兄弟的範疇。

直到這時,陶朱行的東家寧海遠才真正仔細打量起軒轅嵐來。

軒轅嵐此時不過十六歲年紀,中等偏上的身材,身子勻稱,皮膚白晰,神色從容,坐下時雙手隨意放在胸腹之間,似乎是抱著雙臂,仔細看卻又不像。

此時的軒轅嵐雙眼微閉,好像在細細品味著寧家的極品嚇煞人香,唯獨在龍天行說話的時候,才稍稍睜開眼,禮貌的將目光投向老師。

寧海遠看不透這個名叫軒轅嵐的年輕人,但是在此人身上,他可以感到一股天生的貴氣,在座所有人之中,隻有兩個人身上有這樣的氣息,其一是軒轅嵐,另外一個便是方聞達。

郭月寒、任誌堅出身鄉野,自沒有那種隻有世家子弟在長年耳聞目睹的熏陶之下所養成的貴冑氣質。他寧海遠的女兒寧藍雲,雖然拜在龍天行門下,又和方聞達、軒轅嵐同學多年,但是出身商人之家的女孩,早在遇到龍、方、軒轅幾人之前,其身上的商人氣息就已經定格,自不會有什麼貴氣出現,幾年同學下來,也僅僅是將原本鋒芒畢露的商人味道掩蓋下來而已。

龍天行身上沒有讓人凜然不可接近的貴氣出現,倒是令寧海遠心中犯疑,甚至一開始有些懷疑起龍天行的身分。

隻是在反複揣摩後,陶朱行的東主才得出一個結論:龍天行早年的挫折遭遇,以及十幾年的四出旅行、奔波,已經消磨了其身上的世家子弟氣息。

現在的龍天行早沒了當年誌得意滿的狀元郎、高居顯位的大理寺卿的氣質,走在街上,任何人看去,隻不過是一名普通的教書先生,隻有在其眼中不經意間閃過的精芒,才會使熟悉的人回想起他那曾經輝煌的過去。

方聞達身上的貴氣容易解釋,雖是躲在鄉野山村讀書數年,但是作為京師四大世家之一的方家公子,其自小養成的那種高高在上的感覺不會消失,現在的方二公子雖是笑臉迎人,更在寧二小姐的摧殘之下苟延殘喘,但是誰又能知道,這些是不是他用以掩人耳目的一麵呢?寧海遠不敢肯定。

唯獨軒轅嵐,這個有著軒轅姓氏,卻從不說自己是軒轅世家子弟的年輕人是他看不透的。經商數十年的陶朱行東主,閱人何止萬千,可是心中在給軒轅嵐定位的時候,開始猶豫起來。

說軒轅嵐是讀書人吧,其勻稱的身材,結實有力的手掌,甚至虎口處不露痕跡的幾塊老繭,都說明,此人絕不是一個讀書人,說是武士恐怕更為恰當。

不過,要說軒轅嵐是武士,其談吐之間的豐富學識,論起經書來的獨到見解,還有其優雅的有如世家子弟的舉止,又當如何解釋?

說軒轅嵐是個世家子弟,那麼其身上的素白粗布長衫,以及沒有一塊玉佩、一袋香囊、一頂鑲嵌明珠的束發公子冠,更不要說現下京師流行的東珠紫金冠了,那身行頭實在是太過於寒酸,寒酸到任何一個世家子弟都不願作此打扮,不論這個世家子弟所在家族是否衰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