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趙德芳給自己留著麵子。
於是也就借坡下驢了。
第二天,趙德芳將一封信射入了城中。
在這封信中。
趙德芳回顧了與耶律隻沒的“兄弟情”。
並言明他在東京城中的家人都安然無恙。
如果耶律隻沒肯投降。
他必交厚待。
這樣也可以少了很多傷亡。
兄弟二人又可以把酒言歡。
耶律隻沒看著這封信。
怔怔出神。
他的眼前突然閃現出了自己的一生。
少年時放蕩不羈。
縱情山水與詩詞。
隻知道玩樂。
可自從遇到了趙德芳後。
便被他從內心折服。
於是開始有意無意地模仿他。
並與他結拜。
漸漸地,開始有了野心。
開始想要成為一個名垂青史的人。
於是他也開始醉心天權謀。
將強大的遼國硬生生地掰成東西兩遼。
現在看來是對還是錯?
自己死後是否有顏麵是見列祖列宗?
成了東遼的開國之主後。
也曾豪情萬丈。
四麵出擊,縱橫捭闔。
不斷地開疆拓土。
可是最後還是逃不過宿命。
敗給了自己的義兄。
也許這就是命。
現在自己敗局已定。
沒有任何機會。
可是想讓自己成為階下之囚。
靠看別人的臉色活著。
那還不如一死了之。
也許那才是自己最好的歸宿。
第二天一早。
錦州城內傳出了震天的哭聲。
東遼皇帝耶律隻沒飲毒酒自盡。
聽到消息後,趙德芳也陷入了沉默。
作為一代梟雄。
耶律隻沒確實是一個相當強勁的對手。
隻是可惜遇見了自己。
放心,你的家人不會有任何事情。
一路走好!
沒有了耶律隻沒這個主心骨。
錦州城中的軍民自然沒有了支持下去的理由。
整理好了心情。
趙德芳接受了錦州城的投降。
過程那樣的漫長。
可是結果卻來得那麼的突然。
前後一共經曆了十二年之功。
才將遼國這個龐然大物銷於無形。
其中甘苦,隻有趙德芳才能知。
如今北方大患已除。
剩下的室韋人等到明年再行鏟除。
女真部也被耶律休哥打得支離破碎了。
沒有二十年休想恢複原氣。
況且以後就可以將東海女真部作為大宋的練兵之地。
而高麗人,如果聽話,就讓他們繼續存在吧!
在安頓好了前線的一切後。
趙德芳率領大軍返回中原。
隻是樹欲靜而風不止。
就在趙德芳想要抽出手來。
徹底解決大宋內部的改革問題時。
還有人敢於跳出來,螳臂當車。
而且還都是與他關係親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