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越來越富足的大宋(1 / 2)

“至於銀子,就從朕的私庫裏麵出。”

趙普聽了,差點把胡子把揪掉了。

這天下都是你的。

你還要那麼多的土地做什麼?

趙德芳嗬嗬一笑。

“我不會當地主的,而是要發給那些需要的人。”

大興六年三月。

《宋聞天下》突然爆出了一個驚天大消息。

由大宋戶部主導的進行全國性的人口普查和土地丈量即將展開。

許多人都在猜測著,朝廷這是要做什麼。

在議論紛紛中,長達半年之久人口、土地普查讓所有的大宋百姓都感到了無比的驕傲。

在大宋結束了自唐末以來長達近百年的混戰局麵之後。

大漢民族已經迅速恢複了元氣。

全國共計三百八十萬戶。

人口近兩千萬人。

這一切都象征著,大宋王朝都在向更好方向發展。

在統計了所有的人口和土地之後。

大宋皇帝趙德芳終於露出了他的真實目的。

以雷霆之勢,迅速收攏了一些無主土地。

然後又將一些願意出售的土地都買了過來。

大宋的百姓都在砸舌。

這官家也太有錢了。

居然能買這麼多的土地。

最後趙德芳告訴那些沒有土地的人。

可以到漠南去,也可以到遼東去。

那裏有終生歸自己所有的土地。

並且不用交稅賦。

隻是土地嚴禁私人買賣。

一旦查實,無論買主與賣主。

都將受到嚴懲。

並且土地會收歸國家所有。

對於現有的土地,國家予以保護。

還有朝廷供給的種子和耕牛。

所有的人都驚呆了。

他們不明白大宋趙官家為什麼要這樣折騰?

可是對於土地的渴望,讓他們拖家帶口。

奔赴關外。

於是中國曆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人口遷徙開始了。

有的村莊,原來有百戶人家。

遷移之後,甚至隻剩下了一半人家。

人們紛紛詫異。

這些村莊怎麼辦?

趙德芳將關外的契丹人又向關內遷移安置。

也許用不了兩代人。

他們就會被慢慢同化。

而還有一些頭腦比較活絡的人。

看準了現在大宋鼓勵商業。

商貿蓬勃發展。

於是他們賣掉了土地。

舉家搬到了城市。

從事商業活動。

這又大大加快了大宋的城市化進程。

這樣的大動作給人們的震驚還沒有結束。

大興七年的新年剛過。

趙德芳又頒布詔令。

進一步鼓勵商業發展。

經一些小商戶進一步減輕稅賦。

並且取消了海外貿易限製。

任何人都可以通過對外貿易港口。

進行海外貿易。

並且降低了貿易公司的注冊門檻。

以前最低注冊資金要一萬兩銀子。

改革之後,注冊資金隻需一千兩白銀。

正式成立的公司受到大宋海軍的保護。

這一切都在為大宋從一個農業國向商業國邁進鬆綁。

當然任何改革都會遭到既得利益者的反對。

一些手中握有大量土地的地方豪強。

勾結一些地方官員。

從中阻撓。

如果人人都去經商。

土地就會變得廉價。

他們手中的土地不值錢了。

這就讓他們的資產縮水。

他們當然不幹了。

於是想盡辦法阻撓破壞。

除了利用自己在地方上的勢力和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