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太史慈率軍出征的十天後,南方傳來了一個消息,劉備稱帝了,國號仍為漢。
劉備是繼袁術之後第二個登基稱帝的諸侯,劉備既然敢登基自然有他的理由,前文也有介紹,治帝確實給劉備下了一道詔書,詔書的內容便是將皇位禪讓給劉備。
但是,對於這道詔書的內容,劉備也公布於眾了,作為自己登基的理由,但是,很可惜,天下諸侯沒有一人相信,因為沒有人會傻乎乎地跑到江東去看看這份詔書是真是假,雖然劉備知道這份詔書確實是真的。
最高興的人自然是袁術了,袁術是第一個冒天下之大不韙登基的,雖然獲得了袁紹的暗中支持,但是袁術仍然害怕其他諸侯真的聯合起來攻打自己,尤其是楊奉,否則的話,即便袁紹真的肯全力幫助自己,也不可能抵擋得住諸侯聯軍的進犯。
如今,劉備的登基使得袁術完全打消了這方麵的擔憂,在劉備登基的五天後,袁術的使者便已經到了劉備的漢國(史稱南漢),和劉備建立友好連邦。劉備此刻新登基,雖然是打著漢家的旗號,但他自己也明白他這個漢家皇帝其他諸侯是不承認的,於是劉備便在龐統的建議下,答允了袁術,這也意味著劉備承認了袁術的大仲政權。
就在劉備稱帝的一個月後,孫策也在荊州稱帝了,建立了吳國。
劉備和孫策的先後稱帝在全國造成了一片嘩然,尤其是孫策,畢竟劉備也是漢高祖的子孫,不過,在嘩然了一段時間之後,孫策稱帝的事情也就慢慢被接受了。
消息傳到信都,楊奉也很驚訝,沒想到劉備和孫策這兩個人竟然對皇位那樣渴求,先後稱帝。
這時候,楊奉手下的一眾謀士便有開始進諫楊奉稱帝的了,倡導者便是華歆。
華歆道:“主公,自古以來,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昔者東周先有五霸,後有七國,紛爭天下,皆並於秦。然,秦國施暴政,天下民反,又有楚漢相爭,這才有了大漢的建立,然如今治帝已經身亡,漢室已然不存在,各地諸侯各自為政,雖未一一建國,其實與建國無異。且,天下疆土,主公已占據了二分之一,袁術、劉備、孫策者都已稱帝,主公更應該順應民意,早日稱帝,以正主公之位。”
華歆的話剛落音,其他群臣全部都高呼:“請主公早日登基。”
楊奉心中暗喜,看來群臣中是無一人反對自己稱帝了,但楊奉當然不會馬上就答應下來,自然要假意推諉一番,楊奉道:“眾位愛卿之言雖然有理,但畢竟漢皇新喪,舉國不定,孤若是此時登基,恐有失天下民眾之心。”
徐庶道:“主公此言差矣,正是因為漢皇新喪,舉國不定,使得百姓不知歸屬,主公才應該立即登基,也好安撫主公境內之百姓。如今天下六分,袁術、劉備、孫策之流已然稱帝,主公雄踞五州,帶甲百萬,實力乃是眾諸侯之首,若是不稱帝,恐有失五州之心。”
楊奉歎道:“孤豈能不知其中道理,隻是孤原本漢臣,得幸被封為信都王,當更以效忠漢室為己任,豈能覬覦皇位,此非人臣之所為也。”
徐庶又道:“主公差矣,如今漢皇已然不在,天下無首,與周末之戰國爭雄並無二樣,且目前擅自登位者眾多,以主公之實力乃是最有可能一統天下,結束戰亂之明君,若是主公遲遲不肯就此大位,隻恐寒了這一眾跟隨主公出生入死的將士之心呀。”
趙雲等人聽了,急忙齊聲高呼:“請主公早登大位,以免寒了眾將士之心。”
楊奉揮了揮手,裝作很不情願的樣子,道:“也罷,既然眾愛卿都是這般想法,若是孤再次推諉便有顯做作了,既然如此,孤便接受群臣之諫,擇日登基。”
有了楊奉這句話,堂下眾人急忙跪在地上,齊聲高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楊奉又道:“孤既然決定登基為帝,這登基之儀式自然要辦得隆重些,但絕對不可勞民傷財。奉孝、元直,這件事情就交給你二人去辦。”
郭嘉和徐庶急忙應聲道:“微臣遵命。”
十日後,楊奉正式登基稱帝,國號為晉,定都信都,年號永定,這一年是為永定元年,大赦天下,封楊晗為皇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