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夏國皇位更迭及目前出現過的重大曆史事件:
夏曆元年,《五國盟約》簽訂,夏國建立。
夏曆21年,夏祖駕崩,仁宗繼位。夏祖夏乾,開國拓疆,統合四藩,其功績之廣大無可評說,故無諡,隻尊稱以“夏祖”。仁宗雖以血腥手段奪取皇位,然功施於民,教化溥浹,大夏百姓無不稱頌其仁德,故諡號為“仁”。
夏曆34年,仁宗駕崩,武帝繼位,建立嫡長子繼承製,帝國講習所建立,帝國疆界擴張。武帝雄才大略,頗有豪俠之風,為君亦有勇烈之氣,江湖、沙場、朝堂無不俯首,主政二十八載,終造大夏雄武之軀,故諡號為“武”。
夏曆62年,武帝駕崩,成帝繼位。
夏曆65年,成帝駕崩,睿帝繼位。
夏曆73年,睿帝駕崩,衝帝繼位。
夏曆74年,衝帝駕崩,外戚高氏一族幹政,權傾朝野。桓帝繼位,撥亂反正,高氏滅門。
夏曆87年,桓帝駕崩,懷帝繼位。
夏曆93年,懷帝駕崩,烈帝繼位。
夏曆101年,烈帝駕崩,明帝繼位。
夏曆108年,明帝駕崩,定帝繼位。
夏曆110年,定帝駕崩,文帝繼位。
夏曆128年,文帝駕崩,“四王之亂”爆發。
夏曆129年,戾帝誅滅三位兄弟,於洛陽登基。
夏曆129年,哀帝於建業起詔討賊,“雙皇之戰”爆發。
夏曆140年,“雙皇之戰”結束,戾帝兵敗自焚於洛陽宮中,哀帝於洛陽正式登基。
夏曆141年,哀帝劃定龍州,遷都龍州太平城;戾帝親信李昇逃亡北蠻,進讒言,鼓動北蠻南下,帝國黑夜開始。
夏曆144年,哀帝駕崩,敏帝繼位。
夏曆243年,神宗繼位,大刀闊斧整頓朝野,改革軍製發展軍力。
夏曆252年,幽北防禦戰爆發,神宗禦駕親征,集結西涼、中原、北燕之兵,一舉擊潰北蠻主力,自此,大夏與北蠻形成對峙之局。
夏曆291年,神宗駕崩,宣宗繼位。神宗在位48載,早年勤政,扭轉國運,而晚年沉迷丹藥,求仙問道,耽誤國事,故其廟號為“神”。
夏曆369年,哲宗駕崩,英宗繼位。
夏曆391年,英宗駕崩,夏景繼位,時年26歲。
夏曆396年,大夏皇後白玥於中秋宴遇刺身亡。夏後下葬三日後,諸葛越覲見,帝震怒,傾國之力起兵北伐,曆時8月,與北蠻大軍決戰於長草平原,殲敵數萬,俘敵二十餘萬,坑殺之。毀北蠻王城風雪城,北蠻之人無不向西而逃,帝國黑夜結束。
夏曆397年,北伐班師之際,燕王徐正行發動叛亂,史稱“燕王之亂”,旋即鎮壓,燕王徐正行及其嫡長子徐驍被當場處死,後滿門抄斬。其胞弟徐奇道繼任北燕王之位,其嫡長子徐堯立為北燕世子。
夏曆401年,帝南巡東楚,“東宮案”事發,三堂會審後,遼王夏商認罪,終生幽禁於遼王府內,其黨羽亦遭到清理,大部分保守黨人遠離中央,朝堂格局大變。
夏曆406年,四位帝國繼承人即將從帝國講習所畢業,正文開始。
(注:帝國黑夜中後期,諡號混亂,後均改用廟號來尊稱先帝。)
ps:最近忙著考試,正文就暫時停下了,請書友們海涵啦啦啦~還有,喜歡的話請收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