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屑水花,鋪天蓋地,滾滾濃煙。熾烈火焰瞬間將木製戰船卷入火場。金坷垃有些驚訝,因為炮彈是冷的,並不會引燃火藥,一定是清兵煙火管製出了問題,在炮擊中引燃了火藥,才導致如此慘烈的大爆炸。金坷垃搖搖頭,他們一定不知道所有戰艦的火藥庫都必須建在水線以下,中間有一層防火隔板,水兵從火藥庫提出藥筒後必須關閉艙門,防止意外發生。即便是改裝的漕船,金坷垃也貫徹了這一原則。
火災可比炮彈恐怖多了!
水寨中火借風勢而起,一艘接一艘點燃,活像蠟燭一樣。那些炮船上就地存放炮彈和火藥,也跟著殉爆。清兵躲閃不及,連人帶船燒成焦炭,機靈點的跳水逃跑。然而火勢太大,沉船四處,烈火之中熏死悶死不知其數。若不是現在西北風盛行,把火都向水裏吹,就憑這大夥竄上岸去,百萬雄師也不夠這一把火的。
這個時候炮艇隊反倒成了看戲的,他們那幾門炮的殺傷力和大火比起來就像是在撒嬌。由於爆炸過於猛烈,炸飛的炮彈和碎屑飛到了兩三百米外,落到炮艇旁邊。嚇了一大跳的政府軍不敢冒險,起錨離開,尋找新的射擊位置。這一走,岸上炮台反倒是找到了射擊機會,雙方再次炮戰。
事實證明,所謂的8000斤大炮就是百發不中的曆史文物。在沒有機械助力的年代,憑借人力是很難操縱這樣沉重的火炮的。如果政府軍的旋轉炮使用18磅重炮的話,也會麵臨操作問題,12磅就是純人力操作的極限了吧。那8000斤大炮一發不中,清兵們開始站在一個箱子上裝填。他實在太大了!白蓮教炮手極限射速在一分鍾兩發左右,而清軍火炮五分鍾都打不出一發炮彈,雙方射速差距十倍以上。由於管壁太厚無法冷卻,8000斤大炮每發射兩三輪就必須冷卻!又潑水又撒尿,沒個幾十分鍾下不來,這段時間早就足夠洋炮把你轟成渣了!
炮艇隊左右開弓,以密集炮火連續轟擊,打得炮台塵土飛揚。幸虧張艾讀過近代軍事科普教材,沒有用磚石構造工事,否則炮彈打在磚石城牆上,那威力堪比霰彈炮,一打就是一大片。不出一刻鍾,炮彈連續命中炮位,清軍死傷枕藉,炮架也被打壞,終於潰散。炮艇隊調轉炮口,又把另一邊沒著火的戰船亂跑轟成碎渣。
金坷垃一邊觀看一邊暗暗加油,滿清的情況和自己這邊不一樣,民船被燒掉了自己可以再次動員,而清軍水師一旦覆滅,根本不可能補充,損失一條就少一條。在炮擊進行的時候,金坷垃還發現清軍水寨邊上就是士兵營房,這些清兵就像三流足球運動員一樣,齊齊整整站在岸邊,觀看落水的友軍和燃燒的戰船,就好像這場戰爭和他們毫無關係一樣。
“補充命令,不得射擊與戰場無關的敵軍。”
“是!法王。”傳令兵返身傳命。“觀察哨旗語,下遊敵船七艘,正在駛來。”
金坷垃轉過視線,果然有一支船隊從下遊緩緩駛來。
“可能是尹家灣水寨的敵軍。”
金坷垃點點頭,尹家灣在武漢長江大轉彎的另一邊,對武昌城成包圍之勢,位置相當重要。不過那裏水淺且狹窄,不能停靠太多戰船。
“向炮艇隊發令,敵艦七艘,下遊趕來,脫離接觸,準備接戰,炮台一級戰備。”
“報告!炮台戰備完畢。”
金坷垃瞟了一眼那麵紅旗,非常滿意。
船隻在水上的航行速度是很慢的,十三節已經是最快的巡洋艦,一般平均能跑五節那也算可以的了。中國河船普遍使用硬帆,雖然能使八麵風,相應的帆麵積小,船也不大。所以這些戰船逆流而上的時候,速度比人走路慢了許多。炮艇隊升帆起錨,開始機動。
“這幫子想幹什麼?”金坷垃驚道。炮艇隊並沒有向炮台靠攏,而是橫向移動。他們要迎戰嗎?
“你的命令啊,準備接戰。”安妮壞笑著。對於海盜來說,主動和勇敢精神是非常重要的,紀律性反倒不是重點。
現在說什麼都晚了!這三艘炮艇上邊都是白蓮教老牌炮手,個個膽大包天。不過金坷垃一會兒就看懂了,長江在武漢段是一個大彎道,所有船隻到這裏必須拐彎,而轉彎點對炮兵而言是靜止目標!炮艇隊先向下遊移動,占據有利位置,然後轉向上遊。